隔屏有耳如何保护隐私安全
中医诊断 2020年07月04日 浏览:1 次
核心提示:闲聊中提起某些食物,外卖APP就会主动推荐……近日有媒体称,经过试验发现部分外卖平台APP大有“偷听”之嫌,通过等智能终端的麦克风“窃取”用户信息,继而进行精准推荐。对此,被点名的平台均予以否认。
闲聊中提起某些食物,外卖APP就会主动推荐 近日有媒体称,经过试验发现部分外卖平台APP大有 偷听 之嫌,通过等智能终端的麦克风 窃取 用户信息,继而进行精准推荐。对此,被点名的平台均予以否认。
尽管尚无 实锤 落下,但联想到 15 晚会上被曝光的 探针盒子 ,不少人都为自己的信息安全捏了把汗。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操作的技术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言下之意是平台没必要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问题恰恰在于,干不干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下载安装一个APP,一般都会跳出是否允许定位、调用麦克风照相机、访问通讯录等提示,一旦选择 否 ,应用便无法启用。 霸王条款 之下,大家只得无奈点 是 ,甚至很多时候还得 始终允许 。如此一来,享受科技红利与保护隐私似乎就成了 鱼和熊掌 。这种 透明生活 ,显然不是我们投身信息化社会的本意。
隔屏有耳 的忧虑背后,是大数据算法在商业应用中的一骑绝尘。通过对用户浏览记录、点击频次的统计分析,从中挖掘出性别、职业、喜好、消费能力等信息,被不少企业视为理所当然的商机,然而在隐私保护方面却鲜有人给予同等的关注。 资源投入 的不相匹配,真实地折射出络中个人和平台博弈的困局:个人选择空间很小。可以说,不论是前些时候某公司人脸数据库外泄引发的舆论恐慌,还是一段时间以来 大数据杀熟 引发的种种争论,聚焦的都是如何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的现实命题。
就目前来看,相比于个人信息应用方面的大踏步前进,隐私保护只有一些抽象的法律原则性条款。在实际生活中,哪些信息采集是必要的,基本没有经过法律的审视,完全取决于商家的需要。这方面的治理水平,倘若跟不上商业开拓的步伐,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四面漏风的状况,到时候想保护也得付出比现在大得多的努力和代价。
根据我国既有规定,软件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经用户同意。可 不同意就不让用 该怎么办?这里头权利和显然是失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超越具体政策层面上的监管宣示,进一步完善隐私保护的制度框架,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益、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可能的平衡,或许是有关方面需要考虑的治理方向。在允许商业机构依规采集个人数据的同时,赋予个人对其数据的访问、查询、纠正、删除等一系列权利,以法律的完善来弥补现在的不足,我们的信息安全才能形成一个保护的闭环。
有人说,大数据是 络时代的科学读心术 。的确,当数据日益成为人们行事、社会运转的基本依托,完全拒绝让渡任何个人信息,都是很难想象且难以做到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个信息交换过程变得更可控,造福社会而不是毁坏人们的生活。(张砥)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积食亮甲是否可以治愈灰指甲两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
热火马刺双双进分区决赛詹皇2995关键抢
2020-06-18
-
幸福快乐2015NBA总决赛第二战骑士vs勇士首依依不舍
2020-06-16
-
鸡子壳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辽宁本溪市中医院进乡村健康扶贫
2019-07-13
-
女性五个好习惯做健康达人
2019-07-11
-
午时茶颗粒冲剂1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