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池
中医新闻 2020年01月05日 浏览:1 次
摘要: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癫痫、感冒、视神经萎缩、鼻炎、颈椎病等。针刺风池穴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疗效较好。 风池,别称热府穴。足少阳、阳维之会。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布有枕小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头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颈项强痛,,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高血压,甲状腺肿,电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
【腧穴释义】
风池: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面部穴位示意图,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
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名风池。
热府:热,指本穴气血性热温高。府,府宅也。热府名意指本穴气血的变化为受热膨胀。理同风池名解。
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传输胆经,同时亦输向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取穴位置】
正坐,头后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齐平处。
【穴位解剖】
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小神经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大神经。
【功能主治】
功能:壮阳益气
主治:
1.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
2.中风、不寐、癫痫等神志病证;
.颈项强痛。
【穴位配伍】
配大椎、后溪主治颈项强痛;
配睛明、太阳、太冲主治目赤肿痛;
配上天柱{天柱穴上5分)、足三里、三阴交对突眼症有一定的疗效。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癫痫、感冒、视神经萎缩、鼻炎、病等。针刺风池穴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疗效较好。
平肝熄风、安神化痰。用于轻中度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中医肝风内动挟痰证者。症见头、颈、五官或肢体不自主抽动,喉中发出一场声音,烦躁易怒,多梦易惊,射洪苔白腻,脉弦滑等。
前列腺增生能吃希爱力吗宫颈炎吃什么药好
南昌治疗牛皮癣费用

-
杰克准绝杀篮网胜勇士猛龙灭76人结束五连
2020-07-10
-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结石病学术会议召开
2019-07-16
-
藏医腧穴挂图图
2019-07-13
-
防风酒方一癞病
2019-07-07
-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2017年学术
2019-07-07
-
女性可以常喝的补气养生茶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