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救命银针国医大师石学敏治高血压经验分享上

中医保健  2019年06月25日  浏览:14 次

  摘要:传统医学无高血压的病名,但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可散见于“头”、“眩晕”等,其病机多归于肝、肾、痰浊等。而石学敏院士首次提出,气海失司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石老指出:“膻中为气海,位近心肺,为宗气所聚之处”。

  石学敏院士结合自己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创了以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 为治疗原则的针刺降压法,该方法具有显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特点,越来越被业内专家所关注。

  传统医学无高血压的病名,但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可散见于 头 、 眩晕 等,其病机多归于肝、肾、浊等。而石学敏院士首次提出,气海失司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石老指出: 膻中为气海,位近心肺,为宗气所聚之处 。

  《灵枢 邪客》篇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故有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石老认为: 宗气可以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是血压形成的基础,而气海失司,宗气失乖,则可以导致血压失常 。

  《灵枢 海论》也有相关论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所以石老认为,气海理论是学认识、分析及治疗高血压病的根本理论基础。

  石学敏院士以中医学的 气海 理论为基础,结合 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 所伤者无非气血 (《气血合脉说》)及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素问 调经论》),确立了高血压病以 活血散风,调和肝脾 为主的治疗原则,创立了以人迎穴为主穴,有明确的、规范的手法量学标准和量效关系的针刺手法,从而将治疗学剂量化,临床治疗理论科学化,治疗刺激量精确化,为针灸治疗学奠定了科学化的基础。同时着重强调 重治神 的学术思想 崇尚治神,以神统针、以针驭神。石学敏院士对于神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主要总结了四点:

  神之所在 脑为元神之府,心藏神;

  神之所主 人体一切生命活动过程;

  神之所病 百病之始,皆本于神;

  神之所治 凡针之法,必先调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 神 的理论学说。

  他认为治神包括两方面含义:首先要求医者全神贯注,定精会神,定神气于指端,同时,医者观察患者神态,待患者状态安定,心平气和,然后下针。针刺时医者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幕,如待贵人 。石学敏院士认为,医者能做到如处于 旁若无人 之境医治患者,才是取得良效的前提。

  欲知石院士针刺降压的组方及操作手法,请关注下期内容!

  降血压,强筋健骨。适用于高血压,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等症。

婴儿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回事
宝宝发烧拉肚子怎么办
十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