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后继乏人鱼龙混杂中医民间偏方面临传承
中药常识 2019年06月27日 浏览:11 次
来源: 17719c1d5919d68ab 74b d发布时间: 11:0 :11 阅读:次
本文导读: 不久前,灌云县一远近闻名的土郎中因意外事故不幸身亡。令人惋惜的是,随着这一土郎中的逝去,他钻研几十年摸索出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因 不久前,灌云县一远近闻名的 土郎中 因意外事故不幸身亡。令人惋惜的是,随着这一 土郎中 的逝去,他钻研几十年摸索出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因无人继承也随之失传。民间中医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中医文化的代表,其中大部分人是凭借秘方福泽一地的名医,百姓相信他们,上门求诊者络绎不绝。可据笔者了解,尽管口碑很好,但由于这些民间医生年龄都偏大,许多人并没有考取正式的行医执照,所持有的偏方得不到正规医疗部门的认可,子孙后辈对此也大多没有继承衣钵的意愿。中医民间偏方面临传承困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医精华,让传统中医发挥更大的作用,恐怕不能仅仅依靠医者的努力,也应是有关部门重新审视的问题。
中医偏方流落民间受热捧
你这个毛病可以针灸治疗,在我这边持续治疗就能见效。 昨日上午,在海州区浦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笔者见到在当地居民生活圈颇有名气的冯佳培时,他正在给一位得胃炎的患者看病。今年64岁的冯佳培,掌握了一手祖传的 冯家针灸治疗手法 ,可以用针灸治疗包括身体功能方面、外伤、器质性病症等近200种病症。
听说冯医生最擅长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疼痛、胃炎等的针灸疗法,我今天专门来找他看看腰腿疼痛的毛病。 今年65岁的浦西社区居民李金兰说,比起去大医院看西医专家门诊,在这方面她更愿意相信中医偏方。正在接受治疗的几位患者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去大医院看病既贵又麻烦,不如在家门口找民间偏方试试。更何况,听说冯医生的确治好了不少人,口碑还是很不错的。
民间偏方或者验方,一般药味不多,对某些病症往往具有独特疗效,而且药源易得、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几千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 长期关注民间偏方生存发展的东海县桃林镇卫生院院长介绍,包括针灸、拔罐、推拿、牵引、熏洗、刮痧、蜂疗等在内的诊疗技术,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传统医药学理论,但很受老百姓认可。
听说山左口有一位民间医生,有祖传秘方治疗骨科的毛病,有不少患者都觉得疗效很好。我们也很关注同行的验方,博采众长总是好事情。 擅长骨伤疑难杂症的医生举例说,所谓 偏方治大病 的民间谚语也有力地说明优秀的偏方在基层群众中打下了广泛基础。
民间医生手艺传承堪忧
中医药是中国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民间优秀的偏方、验方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大量偏方、验方散落各地,受多种因素影响,传承堪忧。
我这一手针灸治法,严格来说是祖传第三代,我和弟弟都掌握得很熟练了,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目前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和弟弟的子女中,却没有一个孩子学习针灸的。 说起传承问题,正在给病人施针的冯佳培叹了口气。据他介绍,后辈中有4个孩子学医,但都是西医临床医学类的,没有一个孩子选择中医。 现在年轻人会认为,中医就是慢郎中,祖传技法这些都是非正规的、没有严格医学标准的,而且学起来很辛苦,不愿意学习。 他说,孩子不愿意正式学,他们也就没有教,不过家里的孩子还是知道针灸怎么使用,只不过掌握程度有限。
说实话,我觉得民间医生队伍和民间偏方是鱼龙混杂的,但不可否认,的确有许多名医散落在民间,而从草根变成名家,除了靠老百姓的口碑,还有一些客观因素是难以跨越的。 李庆敏说,80%民间医生的看病手艺靠师承或者家传,但有些人并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自然也就不符合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考取范围,现在没有执业医师坐诊的私人诊所是没法生存的,更别谈传承了。所以,许多珍贵的偏方往往散落于穷乡僻壤,基本靠口授相传,一旦年轻一代无意于此,就有失传之忧。
保护和传承不能仅依靠医者
民间医生掌握的优秀民间偏方如同散落的珍珠,如何将这些散落的 珍珠 串起来,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一个紧迫课题。
根据前两年中国科学院统计的数字,在我国农村偏远地区至少有15万名民间中医,他们掌握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民间偏方。在我市,这种情况也并不鲜见,农村地区不乏有点名气的土郎中,但在管理部门看来,他们是属于非法的,因为没有资格证。 市卫计部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坦言,在民间流传的偏方虽不乏救死扶伤的珍品,但也确实存在着品种混乱、用法不规范、宜忌不明确等现象,面对这样优劣难辨的 宝库 要做到慧眼独具也是令人非常头疼的现实问题。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对于确有价值的固定配方,可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在正规医疗机构或由具备行医资格的医生进行推广,让患者受益。
中医讲究非其人不授。现在,只要有品德好、勤奋、悟性高的年轻医生或者学生来请教,我都毫无保留。 冯佳培和李治罡均表示,他们也在物色一些合适的继承人,准备将技艺倾囊相授。但他们也认为,保护和传承不能仅靠医者本身,相关部门也应该制定特殊政策,保护民间秘方使用者的知识产权和行医权,使民间医生行医有法可依。
事实上,近两年,我市在探索中医技艺传承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海州区卫计局副局长王经建介绍,他们正在积极创建江苏省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全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医院都将设有 中医特色服务一条街 ,近两年对新招录的医生专业更侧重于中医,也返聘一些比较有名气的退休老中医。他表示,在中医药保护方面,目前国家也出台许多支持政策,鼓励发展中医中药事业,同时呼吁更多的年轻医生能够学习中医,老中医也能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让中医药真正地为基层人民服务。
痢疾发病率最高人群为慢性痢疾的外因是什么
整肠生多大的孩子可以服用

- 上一篇: 香港名中医师来东莞义诊重阳关爱老人温暖长
- 下一篇 中医论说六气十二经四作者仲易
-
市场整顿为中药材质量保驾护航
2019-07-16
-
学子论文论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2019-07-11
-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印发中药被列为重点发
2019-07-11
-
怎么解开口子臭问题方法
2019-07-11
-
有瓜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墓头回的炮制方法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