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看沙坪小镇绣女的飞针走线
中医诊断 2020年06月20日 浏览:1 次
“特”字写满湘绣之乡 开福区沙坪街道跨入全市“十快”
才看沙坪小镇绣女的飞针走线,又赏汉回民俗村的田园风光。这个春天的周末,刚踏进大城北的沙坪,眼前“移步换景”的美不胜收,让市民粟云霞一家惊喜不已:“好地方,有特色!”
中国湘绣之乡,长沙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如今,在开福区沙坪街道,响当当的“特色”中,还有佳海工业园、长沙传化公路港所在的板塘都市工业小镇等。
作为开福区加速北拓的重点布局街道,近年来,沙坪街道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湘绣小镇、汉回民俗小镇和板塘工业小镇建设。面对建设特色小镇的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街道综合治理部门在开福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主动作为,助沙坪街道成为“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快街道”。
“大局稳、项目实、乡村美、方法新!”近日,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在沙坪街道调研时如此点评。去年美团的领头羊地位已经确立,沙坪街道获授“2016年度开福区项目建设先进街道”,汉回民俗村获授“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湘绣文化底蕴深厚的沙坪街道,而今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书写出新的发展篇章。连日来,深入沙坪病毒式传播,在一个个场景中感受街道的“特色作为”。
特色1:湘绣小镇
案例 现场竞技评选湘绣项目传承人
“哇,绣得跟真的一样!”近日,在沙坪街道和沙坪社区的组织参与下,开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项目第一批代表性传承人评选活动,在沙坪街道沙坪社区展开,老中青绣师一齐上阵,精湛的技艺引来观众阵阵喝彩。
注意到,参加此次现场刺绣活动的湘绣传承人中,从80后到70后到60后再到50后都有。有普通绣工,也有功成名就的公司老总。其中,62岁的宋志辉是一名资深湘绣人,曾经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作多年,退休后,创办了自己的湘绣公司。抽丝劈线,穿针引线,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很快,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茶花在绣布上悄然绽放。
沙坪街道负责人介绍,此次评选活动不仅充实了湘绣传承人的队伍,使得湘绣这门古老技艺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也进一步推动了湘绣文化的发展。
成效 “针尖上的芭蕾”成湖南名片
“一口银针十枝玉指百束锦丝,弘扬绣乡千年传统;三湘夸颂四海称荣五洲赞誉,织就人间万物风华。”沙坪作为湘绣的发源地,自古以来习绣成风,家家有绣女,村村有能手,“针尖上的芭蕾”如今已成为湖南的一张名片。
为让古老的湘绣焕发新的生机,擦亮“中国湘绣之乡”金字招牌,近年来,沙坪街道全力推进沙坪湘绣小镇建设,打造成了沙坪景区。如今在景区内,看湘绣博物馆绣品的活灵活现,赏湘绣名人馆展现绣师的风采,上湘绣工艺体验馆体验湘绣工艺,感受湘绣艺术馆处处弥漫着的艺术气息,湖湘文化的浪漫多情与湘绣的精妙绝伦在此交相辉映。
与此同时,沙坪街道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支持湘绣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湘绣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完善小镇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立线上景区,推进线上、线下服务有机结合,提升服务水平。有关数据显示,沙坪小镇的34家湘绣企业中,湘绣规模工业企业5家,年产值实现2.09亿元,湘绣线上商贸企业2家,商贸服务业商品零售额实现4.5亿元。
特色2:汉回民俗小镇
案例 小卖部退出后改为学生活动室
“只要为了大家好,个人有点小损失也不算什么!”望着汉回村来往穿梭的游客,昨日,曾经的小卖部店主朱可心情大好。朱可说的“损失”,就是他曾在村上汉回小学旁边开设的小卖部关门了。
那是一年多前,朱可在汉回小学闻到了商机,并随即在一旁顺利租下了门店,开设了小卖部,给孩子们销售文具和食品。朱可的小卖部受到孩子们欢迎,但很快引起了街道的关注。“孩子们课后跑来这里买东西吃,这样的小卖部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存在隐患。”沙坪街道处理态度坚决。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沙坪街道综治办主任黄文胜和汉回村村委会调解员李文武及时出面,找到店主朱可,展开耐心的劝说和交涉。
经过协商,街道和村上出面,帮朱可将小卖部数万元的货物予以妥善处置,小卖部就此关门停业。小卖部退出后,腾出的数十平方米门店,被开辟为汉回小学的活动室,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空间。
汉回一家亲,这是沙坪街道汉回村其乐融融的生活写照。地处沙坪街道东南部的汉回村,是长沙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主要居民为汉族和回族。近年来,沙坪街道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扎实推进汉回民俗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尤其是2015年以来,实施了汉回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程,通过大手笔投入,完成了村上19个民生项目的建设,精心改造了回族民居,新修铁炉寺文化墙,提质改造民族团结广场、回民活动场所,充分展示文化特质,村部环境面貌一新,汉回村一跃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乡村美丽了,沙坪街道同时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在街道的带领下,汉回村的村民们开设了农村合作社,种植蔬菜和葡萄,养鸡养鱼养蜂,开餐馆,现在依靠合作社平台进行创业,汉回村培育出50户蔬菜专业户。如今,汉回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民俗村,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争相游览,还先后获评“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湖南省文明村”“湖南省旅游村”,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凝聚的是沙坪街道持续的深耕细作和系列创新突破。
特色3:板塘工业小镇
案例 传化项目及时调纠纷保进度
因连续暴雨天,导致项目工地出现水土流失,去年7月,在沙坪板塘工业小镇的长沙传化公路港项目工地,靠近李家冲路一侧出现“状况”,流失的水土对周边农田、沟渠造成了淹埋、淤塞,当地居民意见很大,有的甚至要联合起来上访,居民与施工方的矛盾骤然升级。
“一旦激化,项目施工必将受到阻碍!”得知情况后,沙坪街道工委第一时间紧急出动,安排司法所迅速召集项目工程部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展开面对面沟通协商。经过友好协商,工程施工方决定给予一次性人文关怀补偿,矛盾就此得到化解,不仅维护了居民的合法权益,也确保了项目建设的进度。“有了街道主持公道,大家就放心了。”半年多后,重提这一“状况”,居民黄爹爹坦言。
正是因为沙坪街道及时排忧解难,长沙传化公路港项目从开工到去年底投产,前后不到一年,在开福区可谓创下了项目建设的“沙坪速度”。
成效 工业发展呈现出“沙坪速度”
产业兴则街道兴。近年来,沙坪街道因地制宜,将板塘布局为都市工业小镇,以“两型社会”都市工业与工业旅游为核心,在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范围内,相继引进了佳海工业园、长沙医药健康产业园、中民筑友、长沙传化公路港等重点项目。
在项目建设中,沙坪街道采取“一线工作法”,对大项目落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法阻挠拆迁、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等事件,收集信息,超前介入,在第一时间进行劝服教育
,及时化解矛盾,平息事态,依法保障大项目平稳落地,顺利推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一名班子成员、一个专门班子联系项目,一周召开一次调度会,协商解决项目建设、项目招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既给项目“雪中送炭”,又给企业“锦上添花”。过去三年来,处理涉及项目的纠纷42件,实现了14个项目落地,15个在建项目无障碍施工。
大项目意味着大发展,到去年,沙坪街道共有规模工业企业、商贸服务业80家,其中57家规模工业年产值72亿元,如今板塘工业小镇的工业实现了排兵布阵,正以“沙坪速度”飞速前进。
治筋骨疼痛的中药材有哪些小儿厌食怎么办偏方治疗小儿呕吐吐奶溢乳的方法
-
热火马刺双双进分区决赛詹皇2995关键抢
2020-06-18
-
幸福快乐2015NBA总决赛第二战骑士vs勇士首依依不舍
2020-06-16
-
鸡子壳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辽宁本溪市中医院进乡村健康扶贫
2019-07-13
-
女性五个好习惯做健康达人
2019-07-11
-
午时茶颗粒冲剂1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