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我们在疾病发作之前常常有小的不适症状

中医新闻  2020年02月01日  浏览:0 次

摘要:我们在疾病发作之前常常有小的不适症状,比如,消化性溃疡之前可能会有规律胃痛,心绞痛之前可能会有牙疼、肩背疼,中风之前可能有头痛眩晕的频繁发作等等,重视小症状的出现,可以避免疾病的发作。

温 故 知新 上工治未病

上工指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大医,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尝倡导 预防为主 的思想,《素问 四气调神论》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指出如果等到大病已成才想起来治疗,就像口渴想起来挖井,战斗时想起来铸造兵器,已经晚了。

现代的医疗水平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以及治疗手段仍存在局限性,现有的疾病谱中多数疾病只能被缓解症状而不能被治愈,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中医非常重视 治未病 的思想,一则神医扁鹊的典故窥见一斑。魏文王曾求教于扁鹊: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 扁鹊: 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 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 大哥治病,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患者此时不觉得自己有病,所以大哥的医术难以被承认,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二哥治病,是在患者病初,药到病除,人们误以为二哥善治小病。我治病,是患者病情严重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针刺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或用手术直达病灶,这时患者痛苦万分,一旦得到缓解或治愈,他们就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名闻天下。

医生不仅需要 治未病 的思想与医术,每个人都应有 治未病 的预防思想,以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古人将意此巧妙融入成语中。

曲突徙薪:见于《汉书 霍光传》: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典故描述一位客人见到主人见直烟囱旁堆满柴草,建议主人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走灶旁的柴草以防火灾的故事。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见微知著:见于《韩非子 说林上》: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讲的是一则商纣王的典故:一天箕子到商纣王那里汇报工作,偶然看到纣王的生活出现了一点小变化,这个细节在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箕子的见识非同一般,他见此情景真可谓诚惶诚恐,大惊失色,是什么微小变化呢?原来箕子看到纣王用了一双奢侈的象牙筷子,早期非常朴素的纣王后来果不其然如箕子所料变得昏庸残暴,最后被西周所灭。

因此,我们在疾病发作之前常常有小的不适症状,比如,消化性溃疡之前可能会有规律胃痛,心绞痛之前可能会有牙疼、肩背疼,感冒之前可有干燥,中风之前可能有头痛眩晕的频繁发作等等,重视小症状的出现,可以避免疾病的发作。

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出自晋 韦謏《启谏冉闵》: 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现比喻疾病已经发生的时候应及早治疗,切勿讳疾忌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给带来更大的危害。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重视调摄饮食、调畅情志、合理运动、劳逸结合,补先天,壮后天,强健身体机能,颐神养气,抵御外邪。

中医 治未病 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体现为: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调护,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已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中医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汤剂口服、中药外用、针刺、特殊手法、等,而中医施治的重要理论观念即为整体观念,在改善体质的基础上加以辨证论治,因人、因地、因时而治,对多种疾病具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止复发的疗效,甚至可以逆转一些癌前病变。


乳果糖口服溶液:-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 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盐酸纳洛酮舌下片:用于急性酒精中毒,限于步态不稳定、话多、不连贯、欣快、共济失调、感知迟钝、困倦、嗜睡,但不伴有昏迷及生命体征改变的急性酒精中毒的酩酊状态。

大腿肌肉酸痛怎么回事
长沙中医男科医院
拉水要不要吃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