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被指成本太低的
中医减肥 2022年02月21日 浏览:9 次
在媒体的镜头面前 核心提示:2016年底,国内某大学校长因学术不端行为,被撤消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收缴尚未使用完的基金,2篇论文被海外SCI期刊撤稿……
2016年底,国内某大学校长因学术不端行为,被撤消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收缴尚未使用完的基金,2篇论文被海外SCI期刊撤稿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严重学术失信、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校长依然安坐校长宝座,许多学术造假者依然可以参与其他项目研究。
这说明,在中国学术造假的成本太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没有动真格。 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对科技说道。
2015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发表学术论文 五不准 》的通知;2016年,以科技部牵头的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同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6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外通报2015 2016年期间查处的8个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并公布近期查处的61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
学术治乱过程中多头治理现象非常严重,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学术信用体系是根本症结所在。 胡刚说,相关部门不是没有意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性,但是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名硬实软、缺少 牙齿 。
美国知名站 抄袭监察 发布的报告甚至建议中国政府、大学和机构、出版商应该采取措施,阻止 中国研究滑向深渊 。
胡刚说,早在2007年,科技部联合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6个部门就共同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现在看来,这一联席会议制度失之于虚、失之于软,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在社会信用体系之中,增加学术信用体系;二是各部委应研究制定相对统一的学术失信、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和惩戒办法,明确失信不端行为的具体情形,受理主体、处理流程、惩处措施等条款;三是建立国家学术信用大数据中心,对违规者除接受学术处理外,同时还应受到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内其他形式和内容的约束和限制。( 张 晔)
福州男性功能障碍新标门窗质量
南昌哪医院治疗妇科好

- 上一篇: 学术造假的实质在于大学精神缺失呢
- 下一篇 学校军训多年未变被指走过场学生叹不如去军了
-
管理巴菲特更多人愿意租房的趋势正影响家居市场
2020-09-22
-
真总决赛预演东部变天了勇士最大敌人是他们
2020-08-10
-
惠若琪自曝解说首秀紧张复盘女排直指三点不
2020-08-06
-
深圳大运会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和中国大体
2020-07-02
-
雀头的炮制方法
2019-07-15
-
火炭母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