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太极拳质与量的问题怎么平衡
中药大全 2019年10月31日 浏览:4 次
摘要:从外观看,有内功打出的拳浑厚、凝重、粘稠有韵味。举按如有物,进退如有阻,机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练拳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
质与量是矛盾与统一的关系,的量表现在多少套路,多少门派,着眼于 多 ;太极拳的质表现在 内功 。我一惯主张练拳从一而终,在质不在量,贵在精。对于初学者不要练习太多,初期对拳理、拳法了解的有限,容易进入误区,走出去练拳方便沟通,周围环境的隐性监督也有利于我们意念提纯。
练拳要下功夫,把功夫下在哪里,结果有很大的区别
很多人把功夫下在多学动作上,一套还没打好,又学一套,学完杨氏,又想学陈氏,拳还没打明白,又玩起了剑、刀、扇。把精力全部用在了量上,功夫全下在多上。我们练习太极拳是要通过外在的招式去修炼内功,以达到的功效。别谈内功,但看套路打的处处不合乎要领,打出得拳平摆浮搁,平淡无味,毁灭性的打击是这种贪多不求精尽容易养成错误的习惯动作,修正起来很困难,健身养生更是无从谈起。
太极拳的质表现在 内功
从外观看,有内功打出的拳浑厚、凝重、粘稠有韵味。举按如有物,进退如有阻,机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反观内看,打拳者有膨胀感、麻热感和舒适感。首先是双手会发麻、发热,指尖像针扎蚁爬,看上去双手发红,比平时显得粗大。这就是所谓 气感 !这也正是气血畅通,特别是微循环加强的表现。
此外还有其他生理反应,如不断有口水(津液)涌出。津液营养丰富,十分珍贵,古人称为 琼汁玉液 。也是衡量动作是否正确,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肠鸣排气则是肠胃蠕动加强的表现。这些生理反应,正是习练太极拳要达到的效果。最后自我感觉良好,心情舒畅,全身舒适打拳成为一种享受。
补肾壮骨。用于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脊疼痛,足膝酸软,乏力。
小孩不消化该吃什么药好孩子脸色发黄
小孩健脾的食物

- 上一篇: 五彩果蔬鸡蛋饼的做法
- 下一篇 小炒湖南腊肉的做法
-
按摩美容白发让你拥有乌黑头发
2019-07-16
-
酒是一种古老的中药
2019-07-16
-
1刻钟趣味玩球打造平坦小腹
2019-07-11
-
刮痧疗法的作用及原理
2019-07-06
-
什么饮食搭配有害健康
2019-07-05
-
低成本食醋美容法抗皱祛斑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