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高性能薄膜试产成功首批产品将力量
中药大全 2021年08月25日 浏览:1 次
中天科技高性能PI薄膜试产成功!首批产品将于Q3开始供应
7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天科技旗下中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吨高性能PI薄膜项目”正式试生产成功,且首批产品将于今年三季度供应市场。
中天科技官
据了解,公司在2月27日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募集3.57亿,投资高性能PI(聚酰亚胺)膜。
公司表示,本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期为 26 个月,二期建设期为 18 个月,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年产 600 吨高性能聚酰亚胺(PI)薄膜系列产品产能。
该项目生产的产品为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优良的绝缘薄膜,可以在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同时,控制热膨胀系数低于20ppm/℃,热收缩率低于 0.02%,能够与铜箔稳固贴合。并且为了匹配柔性线基板行业窄线宽、窄间距的新技术发展要求,公司也通过对制膜工艺技术的升级改造,开发出低于 10μm 的薄型 PI 薄膜。
公司表示,他们引进了两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亚胺化法PI薄膜生产线,自主研发树脂配方,主要生产微电子级PI薄膜和高频高速传输用PI薄膜等。
同时,公司聘请国家聚酰亚胺领域973首席科学家担任新产品研发顾问,国外同行资深专家担任产业化工程技术顾问,已成功研发出柔性电路板用高端PI薄膜、5G高频高速通讯用PI薄膜、柔性显示用CPI薄膜等多种高性能PI薄膜的配方及产业化生产工艺。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中天科技就在北京成立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研发中心,进行电气绝缘膜、电子覆盖膜及电子封装基板膜等各系列产品的基础配方技术研究。作为实施主体,中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目前已发起申请10项发明专利。
赴福建、广东 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截止2016年,国内约有30多家规模不等的PI薄膜制造厂家,总产能超过3,000吨,80%以上产品为电工级聚酰亚胺薄膜,其余为低端电子行业用覆盖膜、增强膜等,高性能电子级PI薄膜和高端电工级PI薄膜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目前只有美国的杜邦、日本的宇部兴产、日本的钟渊化学和韩国的SKC等几家国外的企业具有大规模生产高性能PI薄膜的能力。我国的高性能PI薄膜市场长期被美国、日本、韩国所垄断。
日本宇部兴产
日本宇部兴产工业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线性聚酰亚胺,包括UpilexR、UpilexS和UpilexC型系列薄膜。
宇部兴产独立开发型号为UpilexR、产能100万平方米/年(合80吨/年)的PI薄膜于1983年投产,1985年增加了一个型号UpilexS。
与Kapton相比,UpilexS具有高耐热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低吸湿性。
钟渊化学
最早于1980年,钟渊化学开始实验室内研究聚酰亚胺薄膜,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均苯”型PI薄膜,商品名为“Apical”,1984年在日本志贺建立第一条APICAL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并于1985年开始量产,产品主要应用于FPCS。
5月8日,据日媒报道,日本钟渊化学公司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可挠式OLED显示器外盖视窗(Cover Window)用途的透明聚酰亚胺(PI)薄膜。据了解,该新制品结合了日本钟化的PI分子设计技术与光学薄膜制膜技术,具备有反覆弯曲性、透明性、表面硬度、表面平滑性等特性,可适用于OLED显示器。
韩国SKC
SKC于2001年启动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2002年与KRICT(韩国研究化学技术研究所)参与政府的聚酰亚胺研发项目;2004年PI薄膜0#产线安装调试并成功量产,成为韩国史上第一个制造亚胺薄膜的企业。
美国杜邦(Dupont)
公司从1950年起美国杜邦公司开始了耐高温聚合物的研究,1962年芳香族聚酰亚胺开始在布法罗试生产,取名为“H”型薄膜。1965年在俄亥俄州的塞克尔维尼建厂开始大规模生产,并登记商品名为Kapton。
通过技术改进,杜邦公司又于1984年推出3种改良型Kapton薄膜,分别为HN型、FN型、VN型。
银川治疗前列腺炎医院成都治疗卵巢炎费用
白癜风医院收费

-
按摩美容白发让你拥有乌黑头发
2019-07-16
-
酒是一种古老的中药
2019-07-16
-
1刻钟趣味玩球打造平坦小腹
2019-07-11
-
刮痧疗法的作用及原理
2019-07-06
-
什么饮食搭配有害健康
2019-07-05
-
低成本食醋美容法抗皱祛斑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