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节食纯属是乱搞

中药大全  2020年01月14日  浏览:1 次

节食纯属是乱搞!吃的太少脾胃易老!

扛姐写了那么多期文章,结合后台你们的留言和私信发现,「吃」才是你们的真爱!

饮食,是人体从外界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源泉,这个「饮食养生」历史真的算的上悠久了,可以溯源到上古时期。数千年来人们依靠饮食来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

历代养生家、医家都非常重视饮食养生,而可吃东西你离不开脾胃啊,无论饮食是寒是热,都必须要通过脾胃的运化,才能滋养全身。因此,调理脾胃是饮食养生的核心。

那么反之,饮食可以养生,当然也就潜移默化的改善脾胃功能。

这里所讲的脾胃,不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胃器官,而是概括了脾、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中医理论中,脾属土,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相表里,从而化生气血津液以奉养周身。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枢,称其为「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叶天士曾总结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饮食有节、寒热适度、五味调和、食宜淡薄是饮食保养脾胃的重要原则,反之,脾胃就会受到损伤。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开始节食,因为身上的小肥肉无处可藏。不少妹子为了能穿上比基尼带上心爱的汉子去海边扎堆,几根黄瓜就算一天的口粮了。其实这样下去,肥肉没减掉,脾胃先遭殃!

人体有条经脉,名字叫阳明脉,主管消化和气血化生的,和人体的消化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长期节食,就会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这条经脉的气血也就会变得虚弱。

你们试想一下,一个人年纪轻轻的,这条经脉就开始这么虚弱,再往下发展就可能演变出脾胃早衰的现象了。

所以要想保护好你的脾胃,就要从饮食入手,养成比较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是最基本的。

定时就是每天按时吃饭。按时吃饭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进行,脾胃功能也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使消化功能健旺,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

定量就是让你每顿吃到饥饱适中,恰到好处的时候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7分饱。这个时候脾胃足以承受你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功也能运转正常身体就能及时得到营养供应来保证各种生理功能活动。

扛姐身边还有一个朋友,食欲特别的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每次一吃饭,不吃到撑不能停。每次吃十成饱也不是好事,这样会加重肠胃的负担。

在这里扛姐岔开一下,对于这些胃口过盛的人,有个好办法可以控制食欲,我们耳朵上有个穴位,叫「饥点」。

就算你们都没听说过,光听名字也知道这是一个跟饥饿感有密切关系的穴位,当肠胃向控制食欲的下丘脑发出饿的信号时,人就会有进食的欲望,而按压相应穴位能起到阻止信号传递的作用。

具体方法是:在每餐饭前30分钟开始点按耳朵上的这个「饥点」,直到发红发热为止,就可以达到控制食欲的效果。

当然,也不是说按压这个穴你们就可以撒开肚子海吃海喝了,只是说这个穴位能帮助你不让自己食欲过盛。

在日常饮食中也需要注意入口之物的冷热,吃过凉或者过热的食物都对人体健康均无益。

吃寒冷的饮食容易损伤胃的阳气,使胃阳不足;吃过热的饮食则容易损伤胃的阴气,使胃阴虚耗。而且我们吃的食物如果冷热不当,除了损伤胃之阴阳外,还有可能会伤及其它脏器。

那么怎么判断我们吃的食物是否过冷或者过热呢?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禁忌》中提到: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正是说明了食物的寒热温度。

我相信大家都能看懂这句话,应该不需要扛姐翻译了吧。

除了扛姐上面给你们划的重点之外,还应该五味调和、合理搭配,不要偏食。

中医将食物的味道归纳为:酸、苦、甘、辛、咸,指出五味对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食物的五味对人体的五脏具有特定的亲和力,五味调和,能对五脏起到全面的补益作用,使五脏之间的功能始终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所以,五味入五脏,五味养五脏,只有五味调和才符合养生之道。

哦对了,还要注意荤素搭配,不能偏食。

在调理脾胃的过程中,要注意脾胃的特点,保护胃气。因为人体内胃气充盛则健康,胃气衰弱则发病,胃气败绝即死亡。而胃气是否充盛,又取决于饮食,因为人体只有能饮食才会健康。

这简直是一个循环!不行,扛姐实在放心不下,大家实在不知道吃啥养脾胃就照着下面吃吧!

参芪猴头炖鸡

材料:猴头菌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功效:有补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豆蔻煲乌骨鸡

做法:取500克左右的乌骨鸡1只,去毛和内脏后洗净,将草果、豆蔻各5克放入鸡腹内,用竹签封好切口,加水适量煲熟,调味服食。

功效:此膳具有温中健胃、补脾燥湿、行气止痛之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寒、大便溏泻、食欲不振等症。

花生小米粥

材料: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

做法:花生提前一晚用清水浸泡,早晨用清水冲洗几遍后备用,小米用清水冲洗几遍,煮锅中加半锅水,下入小米,加入花生,大火煮开,转小火,保持沸腾15分钟,熬至粥变粘稠即可。

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最后,大家吃饭前一定要记得一句话: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这句话的意思是,饭后别动怒,怒气冲冲的时候也不要急着吃饭。

榆林治疗妇科费用
广东十佳男科医院
北京京都医院刘迎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