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周大新新作告慰独子灵魂呢

中医保健  2021年11月16日  浏览:2 次

昨天,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的长篇小说《安魂》发布会在中国作家馆举行。周大新没有到场,李佩甫、胡平、孟繁华等文学圈同行和老友谈了对本书的看法。胡平认为,《安魂》饱含着周大新的真情,他用文字将儿子复活。

想用文字倾倒痛苦

《安魂》是周大新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他献给英年早逝的独生子周宁的礼物。周宁2008年因脑瘤去世,随后周大新开始创作《安魂》,历时三年完成,后又几易其稿。小说以对话体为主,分为两大部分,呈现了一对父子坦诚而揪心的交谈。前一部分回忆儿子从出生成长、发病治病以至去世的过程;后一部分则想象了儿子去世后在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想,并在其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与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已经有私募股权基金已经参与到这种交易中去 周大新此前曾表示,儿子去世后他神思飘忽,什么事都不想干,老感觉儿子就在眼前,因此就想用文字的形式把内心的痛苦倾倒出来。他说:“当我写起来才意识到,倾倒痛楚的过程其实更痛楚。你不能不忆起那些痛楚的时刻,不能不回眸那些痛楚的场景。因此,这部书写得很慢,有时一天只能写几百字,有时因伤心引起头痛不得不停下去躺在床上,有时我都怀疑我的身体能否允许我写完这部书。”

周大新说,他过去写小说都是写别人的生活,“人物的内心还需要去揣摩,故事还需要去虚构,喜怒哀乐还可以去控制。这次写自己的生活,浸透着泪水的东西就放在那里,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变成文字,但把真实的生活变成文字与用文字去表现别人的生活是两回事”。

生死对话具开创性

作家李佩甫认为,《安魂》是周大新用灵魂与儿子进行的生死对话,形式十分独特,具有开创意义。作品中不仅掺杂了个人情感,读后让人心痛,同时对当代青年人也有借鉴意义,可从一对父子的对话中重新认识父辈。

评论家胡平认为,《安魂》的题材类型其实很难定义为虚构小说或纪实文学。前半部分是作者与儿子的过往经历,后半部分的对话中,父子则是生死两隔,作者用文字的形式把儿子复活了。他说:“读完这本书,让我觉得生命也是可以延续的。大新写这部书的时候十分痛苦,但我感觉到他的儿子周宁在他的书写中逐渐复活,他的音容笑貌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感觉周宁没有死,他父亲又给予了他新的生命。”

(:李央)

贵阳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避孕药适合所有女性吗
兰州早泄治疗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