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皮肤发紧口干舌燥这道汤是秋燥的大克星喝它

中医保健  2019年09月30日  浏览:7 次

  摘要: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它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的功效,常用来治疗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等症,是防治秋燥的良药。 经过整整一个炎夏的煎熬,终于迎来了凉风习习的秋天。

  人们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有一些人有了小麻烦:出现声音沙哑、气喘、鼻干、口唇干裂、皮肤瘙痒、心绪不宁等秋燥症状。

  怎么办呢?

  可以试下沙参麦冬玉竹汤。它能清肺润燥,滋阴生津,正是秋燥的大克星!

  教你做沙参麦冬玉竹汤

  1备好主药沙参100克,辅以玉竹50克、麦冬50克、排骨250克。

  2将排骨洗净焯水;沙参、玉竹、麦冬浸泡十分钟。

  上述材料与三片生姜一起放到锅里,加水1500毫升左右。

  4大火煲滚后,转小火,再熬90分钟,加少许酒、盐调味,一锅美味润燥的靓汤便大功告成了。两到三人喝刚刚好!

  煲汤只用 北沙参

  并非什么沙参都适合用来煲汤。常用以煲汤润燥的是北沙参。

  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它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益胃生津的功效,常用来治疗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等症,是防治秋燥的良药。

  难道还有南沙参?

  是的,《中国药典》中还收载了南沙参。

  南沙参是桔梗科植物四叶沙参和杏叶沙参的根。

  虽然南沙参和北沙参均有补肺、胃之阴津的功效,但南沙参兼能化痰,北沙参则善于滋阴。南沙参一般作配方药用,不作汤料。

  什么样的北沙参,才是最好的

  从外形上看,北沙参长得细长而圆,两头小,中间粗。

  表面淡黄白色,稍显粗糙,有时可见残存的外皮;如果不刮去外皮,外表面则是黄棕色的,细纵遍布全身,并有棕黄色的、一点一点的根痕。

  其头部,常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

  北沙参质地硬而脆,但稍稍用力就能掰断。断面靠近外部浅黄白色,中间木质心部颜色加深,可明显看到一圈黄棕色的形成层。

  嗅之香气特别,略带甘味;细细品尝,会有一些苦味。

  选购北沙参时,以枝条细长、圆柱形、均匀质坚、外皮黄白色者为佳。

  注意,不要购买质地松泡的南沙参。

  南沙参与北沙参的主要区别是,头粗尾细,质地松泡似海绵状,易于折断,断面黄白色,裂隙多,无黄棕色的圈圈,嚼之软绵易碎,有甘甜味。

  有酸味的沙参请别购买,那是熏了硫磺的。

  益气生津。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及放、化疗后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全身倦怠患者。

孩子咽喉肿痛
男性肾阳虚吃什么药好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