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怎么破艾灸调理好效果
中医保健 2019年06月25日 浏览:13 次
摘要: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 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表现为月经周期出血量异常,或者月经前、经期时腹痛。从中医的角度讲,月经不调与肝、脾、肾及冲任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有关,与妇女的 气少血多 的生理特点也有联系。
运用经络原理,从以下穴位中取 ~4穴,进行温和灸,可以调经止痛,疏经活络。
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穴位
三阴交穴、、肾俞穴、涌泉穴、气海穴、归来穴、太溪穴、肝俞穴、脾俞穴
准备工具
艾条、药灸、随身灸
施灸
艾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 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 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或者直接使用艾灸罐艾灸三阴交穴)。
施灸时间:经期或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 ~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调理气血。
艾灸血海穴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边缘往端上2寸( 横指宽)、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 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期或经后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
作用功效:养血润燥。
艾灸肾俞穴
肾俞穴的位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 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期或经后施灸,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分钟。
作用功效:调和气血。
辨证加灸
症状1:,加灸涌泉穴、气海穴
1、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第 趾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 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选用艾灸盒艾灸涌泉穴。
施灸时间:经期或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 ~15分钟。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活血。
2、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以下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用药艾柱艾灸气海穴
施灸时间:经期或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 ~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
症状2:月经延迟,加灸归来穴、太溪穴
归来穴的位置:归来穴位于脐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太溪穴的位置:太溪穴位于内脚踝骨头突出部位的正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温和灸。分别取仰卧位与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 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经期或经后施灸,每穴每日灸1次,每次灸 ~15分钟。
作用功效:调和气血,滋阴补肾。
症状 :经无定期,加灸肝俞穴、脾俞穴
1、肝俞穴的位置:肝俞穴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使用艾灸罐艾灸肝俞穴
施灸时间: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 0分钟。
作用功效:促进血液循环。
2、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选用艾灸罐艾灸脾俞穴。
施灸时间: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 0分钟。
作用功效:利湿升清,濡养气血。
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腰酸带下。
弥勒灯盏花药企如何灯盏花制剂都有什么
灯盏花制剂怎样

- 上一篇: 黑龙江完成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考核工作
- 下一篇 足疗保健功效多足疗有哪些好处
-
管理房产中介炒作楼市假阳春个案被无限放大
2020-09-22
-
吃什么减息效果最好
2019-07-12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9-07-07
-
牛耳枫子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睡前丰胸运动丰胸同时燃烧卡路里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