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运为补
中医保健 2020年01月08日 浏览:2 次
摘要:帮助脾运化饮食和化掉停积于体内的积滞的治疗方法。“健运”为补,能明显增强脾的功能,增强体质;“化积”为泻,有利于积滞通过大小便、矢气、呃气,甚至呕吐等排除。 积滞
积滞 指食物、气体或水液等停留体内而不消化。 积 指有形之物, 滞 指无形之物。
棘突
棘突 指椎骨后方的骨性隆起,在颈、背、腰部人体后侧正中线上可触及。
肩胛冈
肩胛骨的后侧有一横行的隆起,称为 肩胛冈 。
健运与化积
帮助脾运化饮食和化掉停积于体内的积滞的治疗方法。 健运 为补,能明显增强脾的功能,增强体质; 化积 为泻,有利于积滞通过大小便、矢气、呃气,甚至呕吐等排除。
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中医将躯干分为三部分:胸廓心肺为 上焦 ,即胸部;心窝子(脘)与肚脐以上腹部(即上腹部)为 中焦 ,属脾胃;肚脐以下(即小腹部)为 下焦 ,属肝肾。
伤食
又名 食积 、 宿食病 。西医称为 消化不良 。伤食是因饮食不慎,进食过饱,或因脾胃不健,感受风寒,再加饮食失调,使食积胃肠,运化不及所致。以恶心厌食,嗳腐吐馊,脘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积滞性疾病。
伤食泻
伤食泻 是指过食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腹泻、腹胀、腹痛,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等症状。
肾常不足
小儿的肾气肾精不充沛,需后天饮食营养的不断补充、化生和充填,才能正常。
升清降浊
食物经脾胃作用分为富有营养的成分和废物两部分。有营养的成分为 清 ,废物为 浊 。 清 者上升至心肺,化为气血; 浊 者进入肠道,化为大小便。 升清降浊 指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实积化热
实积化热 是指饮食停留于胃肠道,沤积一段时间,可能化热,即老百姓所说的 饮食烧 。临床以伤食后发烧、肚子热、四肢冷、烦躁与不安、口渴喜饮为特征。
实证与虚证
实证 指病程短、体质尚未受到明显影响、临床以饮食停滞为主要病机的一种病理状态; 虚证 指病程长、明显影响身心发育,以营养差、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病机的一种病理状态。
疏风解表
疏风 即 祛风 。中医祛风是通过发汗的方式实现的。由于出汗,邪气随着汗水而被逐出提外,感冒症状也就解除了,故名 解表 。
腧穴与俞穴、输穴
很多推拿/的资料中,有的用 俞 ,有的用 输 ,有的用 腧(sh ) 来表示腧穴。三字用法基本相同, 俞 源于用船运送, 输 源于用车运送,均引申为转运气血的穴位。 腧 是 俞 的今字,其字形代表的意义最符合中医学中腧穴的含义。应以 腧 作为规范的词语,表示腧穴的各种意义。小儿按摩中采用 腧 这一规范用法。
水泻
水泻 是指贪食生冷食物引起的腹泻。常见水泻不止,每天大便次数多,肠鸣腹胀,大便如稀水;或水谷不分,泻后肠鸣腹胀减轻等症状。
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 是指 望、闻、问、切 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古称 诊法 。四诊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举凡人体所表现的一切现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等等,统统在诊察之列。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小儿推拿提示: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这就必须 四诊并用 、 四诊并重 、 四诊合参 。
肃降
肃降 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干净的作用。
溏便
中医指稀薄的大便。
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经都上头,并在头部交接,故称 头为诸阳之会 。 诸阳 意指所有阳经。
同身寸
同身寸 是针灸取穴的比量方法,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临床多指用自己的手指作为找穴位的尺度。 一寸 是指大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 两寸 是指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间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 三寸 是指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
臀横纹
臀横纹 指臀部与大腿后侧交界处的横纹。
腕背横纹
腕背横纹 指伸腕时腕关节前方的横纹。
腕横纹
腕横纹 指屈腕时腕关节前方的横纹。
胃纳
胃接受食物的能力叫 胃纳 。
胃气
中医学里所说的 胃 ,不仅包含解剖学意义上的胃,它在功能上还涉及了整个,把 胃 的功能称为 胃气 。 胃气 可以理解为对食物、药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后天的一种生命力。中医有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之说。
温补气血
气血虚不能温养脏腑就会产生(内)寒。通过按摩温养机体,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和更好的发挥其温养作用,叫 温补气血 。 温补气血 与 温里散寒 可以对照理解。
温补元阳
补益阳气,使人体温暖。
温里散寒
里 指脏腑。脏腑虚弱,阳气不足,就易于生病。通过增强脏腑功能、补益阳气而消除体内寒邪的治疗方法叫 温里散寒 。
五迟五软
中医文献将 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统称为 五迟 ;将 头颈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 统称为 五软 。皆因先天胎禀不足或后天养护失宜,致使肝肾亏损、气血虚衰而为病。
五行
五行 是对自然界金、木、水、火、土的概括。中医将人体的内脏分属于 五行 ,并以 五行 的关系来解释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心阳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有肃降作用,金角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
五脏调和
使五脏相互间的关系得以协调。
下元
中医指肾气。
心常有余
心常有余 不是指小儿 心火亢盛 ,而是指心气旺盛有余。心为火脏,火属阳,火阳为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为小儿生长发育的动力。
形气未充
形 指形体结构; 气 指生理活动功能,如肺气、脾气、肾气等。 形气未充 指小儿机体各器官的形体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之一。所谓 补 是补正气之不足,即凡能补养气、血、津液等人体的基本物质,能够增强人体生理活动功能,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均为 补法 ;所谓 泻 就是泻多余之邪气,即凡能去除导致疾病的邪气,抑制亢盛之邪气,治疗各种实证的方法均为 泻法 。
宣发
宣发 指肺气向上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宣肺
宣肺 是指 肺主宣发 ,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调节汗液的排泄)。
宣肺止咳
肺气不宣发(即不能正常流通,而停留于胸中)是发生的重要原因。 宣肺 指使肺气得到宣发,从而能治疗咳嗽。
穴位
在 经络 上存在着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穴位 ,也叫 腧穴 ,是经络上最重要点。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施术部位。小儿推拿提示:穴位具有 按之快然 、 驱病迅速 的神奇功效。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
阴阳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中医认为,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 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 阴阳 。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 阴阳 二字。 阴阳 统领 表里、寒热、虚实 六纲,即 表、热、实 属 阳 ; 里、寒、虚 属 阴 。
元气
元气 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 元气 在胚胎时已经形成,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
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长春华山医院电话郑州癫痫病医院
湖北男科医院哪家好

-
管理房产中介炒作楼市假阳春个案被无限放大
2020-09-22
-
吃什么减息效果最好
2019-07-12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9-07-07
-
牛耳枫子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睡前丰胸运动丰胸同时燃烧卡路里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