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学校操场开放应由政府埋单

偏方秘方  2022年02月21日  浏览:7 次

学校操场开放的成本和风险由学校承担,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全靠向市民收费来解决,则有悖于学校公共资源的公益属性,也不符合开放共享的初衷。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来说,政府不能止于一纸文件,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兜底埋单。

暑假即将结束,各高校的操场、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处于闲置期,向社会开放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近日,探访14所在京高校发现,过半数的大学操场等体育场馆对市民设有 门槛 ,有的安装门禁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运动场是限时限区域开放,有的对外进行入场收费,个别学校操场跑一次步就要10元钱。(8月29日《北京青年报》)

有关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呼声久已,各级部门也曾多次出台政策予以推动。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 2020年)的通知,再次明确提出 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不过,从媒体报道来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公众之间依然存在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门槛和壁垒。

学校操场等体育场馆建设,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属于公共教育资源,具有公益属性。在满足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推动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共享,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就在于,操场开放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该由谁来买单?一方面,使用频率增多,势必加快体育场馆设施的磨损,需要及时维修和更换。同时,外来人员的涌入,又会给学校的管理增加负担,牵涉到监控设施的安装、保洁保安力量的配备等。再者,凡是运动都有隐患,一旦市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期间发生意外,谁来承担也是个问题。

如果这一切费用都由学校承担,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学校每年的公用经费是财政部门按照生均标准下拨的,用于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让学校为操场对外开放埋单,等于变相侵占教育经费,是学校不能承受之重,也会影响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正当权益。而如果全靠向市民收费来解决,则有悖于学校公共资源的公益属性,也不符合开放共享的初衷,不利于推动全民健身。有的高校操场对外收费10元/人次,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名跑步爱好者每天都在学校操场跑步,一个人1年需要花费 650元。如此高昂的收费价格,普通工薪阶层是无论如何也享用不起的。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 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时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来说,政府不能止于一纸文件,更应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兜底埋单。

全民健身计划(2016 2020年)没有具体提及对于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补偿问题,但一些地方已经走在了前面。安徽省近日出台文件,明确提出 将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对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体育设施正常运行、维护和购买公众险给予经费补助。 从全国而言,有必要统一出台规定,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财政埋单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广大公众真正享受到全民健身红利。

蚌埠白癜风最好医院
小孩胃肠感冒上吐下泻
唐山包皮过长治疗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