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这首诗歌厚重凝练
偏方秘方 2020年07月23日 浏览:1 次
这首诗歌厚重凝练,品读他,犹如品酒:清香、醇厚、余味无穷------
诗歌的开篇气势恢弘,视野辽阔,节奏虽然急促,但空灵、悠远的禅意,把人带入了宁静、祥和、从容舒适的氛围中。让我们体会到在喧嚣的城市中,有这样一方净土的存在。他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需要我们用心,去静静地体会。由于作者具有深厚的佛学素养,整首诗歌从头至尾,充溢着浓厚的佛学气息。这是我们看似熟悉,却陌生的世界。作者带我们一步步走入其中,去探索,感悟人生。当我第一次品读的时候,便不知不觉一头扎入其中,读完后深思良久。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被震撼了!在现代,纷繁、物欲的社会生活中,这首诗歌犹如清新剂,启迪了我们的智慧,净化、涤荡着大众的灵魂。让世人去寻找、发现,自己的追求、梦想,寻找我们曾丢失的那一方净土,这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诗歌第一节激昂,热烈。情感表达炙热、奔放,喷涌而出!读起来,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仿佛,西北大草原是作者魂牵梦绕的情人一般。瞬间抓住了读者的心。
第二节整体节奏,突然慢了下来,营造了一个柔美,温暖、宁静的氛围。 如果说,第一节是急速、热烈的快板,那么第二节就是舒缓、轻盈的慢板。一种柔情、爱的炽热从天而降,四处弥漫开来,温暖着作者,也温暖着我们。在这种美好的意境中,走出了作者化身的僧人。从这节开始,诗歌呈现出极强的画面感,像一部格调高雅,意蕴深厚的文艺大片。仿佛,让我们看见一个手拿钵盂的苦行僧,站在浩宇苍穹之下,辽阔草原之上,一路辗转,一路修行。随着诗歌的层层深入,作者从内心的迷茫、挣扎,直至自身的觉悟,最后达到灵魂的涅磐。诗歌描绘出一个辽阔、宁静、安祥、纯净的大美境界。
任何美好事物的诞生,注定要经历一个不同寻常的过程。当作者迷失方向时,更要经过重重的磨难与历炼,从而警醒自己,觉悟生命,直至灵魂的涅磐!我们需要磨难来丰盈我们的人生。当作者明白这个道理,并坦然接受时,承受的过程却是痛苦、煎熬与挣扎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曾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坎坷,也曾有过这样的心态。即使,理想再远大,也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得不去承受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对于现实的无奈,我们常常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宿命”----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作者却把这种状态归结为人性的一种修行。但这种修行是痛苦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必然造成内心的苦闷。
诗歌的第节,作者用快要失去的脆弱生命,自然界毫无生机的,恶劣环境来体现修行的痛苦,对于痛苦磨难的隐忍和内心的那份无助。但无论怎样,自己却一定要坚守,对心中那份美好信念的渴求。我想所谓的“苦行僧”,不仅仅是表面遵守清规戒律,去除尘垢烦恼。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内心的隐忍与克制。这是一个让人特别挣扎的过程。当现实把人折磨的体无完肤时,作者却还要坚守着内心的那份信念。不管经历怎么的磨难,必定要“呼唤沉睡的莲”。让人不得不折服,那份执着。
在当今,现代中国,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日益失落。而作者对于理想与信念契而不舍的追求,让我们为之触动,为之感动。当作者,历经磨难,信念升腾时,我们的心灵被震撼!曾几何时,我们也曾拥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纯洁的情怀。但是,当我们在追求物欲世界时,却一点一点遗失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所以,当作者把这样一种执着、纯净、美好的心境,坦露在我们的面前时,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唤醒了,珍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最初的美好记忆。
然而,追梦的过程是艰辛的。其间,那种内心的脆弱与无助,无人能理解。此刻,作者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多么希望能够回到母亲的身旁。只有母亲才能抚慰作者内心的伤痛。诗歌的第6节,将北方的草原、沙尘抛在身后。空间迅速地转换至家乡。这首诗歌的空间及时间的切换灵活,自然,没有痕迹。浩瀚的草原,广阔的天空,温暖的太阳,故乡的母亲,一幅幅画面灵动、优美,令人神往,带给我们无以伦比美的享受。
诗歌第7节,是诗人情感爆发的高潮节段。是诗人对信念追求的迷失以及理想与现实撞击时,内心的挣扎、呐喊。“此刻,我孱弱的灵魂,把救苦救难的菩萨,喊上千遍,万遍。”面对动摇,即将失去的信念,作者动情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然而,无论作者内心是怎样的痛苦,“菩萨无语”,命运还是由自己来抉择。“冬之殇,禅坐在,黎明的一滴清泪里。”是情感爆发、宣与同类技能共享冷却泄后逐步归于理性的平静。这真的是很痛苦的过程。
第节,作者在迷茫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我的行脚,遍布天寒的角落,满族老人烟斗的青烟,燃尽生命所有的答案” “迂回的梦,一如南北季节复返的雁阵,始终无法安放命运的归宿。”面对重重的困境,作者默默地承受着。“歇斯底里的狂风,席卷草原的宁静,檐底的冰凌呲牙咧嘴,把隆冬的恐怖挂满眼神。”最终,在自己的顿悟下,终于心灵释然,得到了解脱。这节里“蜷缩的躯体,在一束阳光里,渐渐舒展”这一句,特别的灵动。呼应了,第三节的“囚禁在晶莹剔透的露珠里”。让我们觉得这滴露珠里,孕育的是一个神圣的精灵。他具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感与潜能。而此刻,他的身体正在舒展,即将挣脱囚禁、即将重生。我们期待着,就像即将分娩出的婴儿,似乎露珠里有一种神奇的能量将要爆发。作者描绘出的,美伦美奂的画面,带给我们一种极其强烈的心理及视觉冲击感。而我们也与作者一起,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最终,信念的光芒与能量,穿透层层雾霭,照进了作者的内心。“阳光穿透雾霾,照进西北大草原,照进冬日的窗棂。”而作者内心的信念之花,已然绽放。“梦中的雪莲开始绽放,在千疮百孔里透着灵光。”历经磨难后的灵魂,此刻,涅磐,重生。“我的梦醒了。醒在,清旭的阳光里,醒在,冉冉升腾的信念里,此刻,万物复苏,鸿雁已翱翔。”读者,似乎也和作者一起追逐到了理想与信念升华的那一刻:万丈的灵光,穿透尘世间所有的物体,照亮了我们的灵魂深处。那是我们的内心在长久的呐喊、煎熬和隐忍后,得到的精神升华后的一种释放。这也是一种新生,这种新生是充满喜悦的。或者说这种压抑后的释放是痛快的,是酣畅淋漓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过新生的想法。作者带我们一起感受了他“新生”的不同寻常。这种新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美好的、纯净的,脱离尘世的绝美精神享受。
附:草原之梦,阳光照进冬日的窗棂(组诗)
作者:清心如云
1
我的多情与太阳一样执着
辽阔的西北大草原,我喊着你的名字入梦。驰骋
颠簸的山坳,一路快马加鞭的印记
镌刻入,这片土地的年轮
2
面面相觑的悸动。白云
衔着一米阳光的柔情。于炽热的眼神铺展
寒意笼罩着世界的冷漠。心在心外
我拾辍一颗夜星坠落的希冀
带着受伤的大雁,开始行脚托钵
搜集,原始生业内的观察家们估计新的Retina屏幕会增加30%的材料成本。传统上命的光点
隆冬的飞雪,将季节的暖一打尽
一颗即将被黑夜吞噬的灵魂
囚禁在晶莹剔透的露珠里
此刻,我不得不屈从多舛的宿命。以及
收拢起,那双羽翼丰盈待飞的翅膀
4
我的沉默,藏在机械的笑容里
山村的朴实与真诚,柔化隆冬的倔强
羊皮大衣,裹载着稚嫩与脆弱
使干涸僵直的手掌,已托不起一滴甘露的布施
我渴求的信念,须穿透嶙峋古壁的岩层
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液
5
我踏着北方的沙尘寻觅,阳光与水,以及灵草药
干裂的土地,牛羊亲吻着草芥
近乎断炊的残羹,如冬梦一样苍白
我的步履,比它们笨拙的身躯更加沉重
月光的浥泪,穿过苍枝的萧条。将古老咒语加持的甘露
注入心房。呼唤沉睡的莲
6
远隔天涯,如隔着遥不可及的天宫
这个冬夜,母亲的白发,在明月里打结
把牵念,系进每一个漂泊的日子
她忙碌的身影,有着黑夜一样的长度
仁慈的目光,温暖季节的萧瑟
无数次,我的乳名,从母亲遥远的梦里喊出
一串串,悦耳的音符
异乡的暖巢,我枕着母亲的眠曲入睡
7
午夜的疼痛,惊醒草原的呓梦
夜空有流星划落。划过心灵寂寞的黑
梦里奔驰的马儿啊,已随星光游离,远逝
此刻,我孱弱的灵魂
把救苦救难的菩萨,喊上千遍,万遍
菩萨无语。冬之殇
禅坐在,黎明的一滴清泪里
8
歇斯底里的狂风,席卷草原的宁静
檐底的冰凌呲牙咧嘴,把隆冬的恐怖挂满眼神
它的灵透与坚硬,有着碧玉的忧伤
天性如水的柔情,隐匿于,冰封的惆怅
那些从朴实口中呼出的热量,正温暖着草原的足迹
9
我的行脚,遍布天寒的角落
满族老人烟斗的青烟,燃尽生命所有的答案
犁满的皱纹,折叠岁月的印痕
迂回的梦,一如南北季节复返的雁阵
始终无法安放命运的归宿
万法唯心,内观的慧眼,逆转心灵的迷障
我的觉悟,泛白了天空的黎明
蜷缩的躯体,在一束阳光里,渐渐舒展
10
阳光穿透雾霾,照进大西北草原
照进冬日的窗棂。梦中的雪莲开始绽放
在千疮百孔里透着灵光
我的梦醒了。醒在,清旭的阳光里
醒在,冉冉升腾的信念里
此刻,万物复苏,鸿雁已翱翔
共 4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从诗歌的意境、主题、结构、节奏、语言特点、思想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给人们展示了作者创作本首诗歌的整体布局、思想性、创作技巧等,通过本篇文字,使人们在欣赏本篇优美的文字同时,更能进一步地了解和体感原诗歌的优美。欣赏佳作,欢迎朋友继续赐稿江山作品赏析栏目。推荐读者朋友品读赏析。【:桐疏枝寒】【江山部·精品推荐01405 119】
1楼文友:- 0 11:14:46 欣赏朋友优美的诗歌赏析佳作,问候,遥祝创作愉快。
回复1楼文友:- 1 16:14:17 谢谢老师的辛苦评阅,祝节日快乐!
二岁半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定西治白癜风的医院烟台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 上一篇: 藩国严歌苓西川成为北师大驻校作家htt
- 下一篇 藩国神武觉醒665苦战二皇
-
中国王的对决这是V的游戏詹皇后是他俩的时代
2020-09-13
-
7月14日三亚楼市签约17套签约住宅均价
2020-08-07
-
中医药治艾获新成效
2019-07-16
-
喝酒时不宜吃哪些食物
2019-07-16
-
可以改善便秘的中医药膳粥
2019-07-11
-
亲情中华中医名家海外行走进比利时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