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五宜你了解吗中医是这么认为的
中医美容 2019年06月28日 浏览:7 次
本文导读:《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基于对疾病与健康的理解,中医养生的五个态度,简称为“养生五宜”:宜淡、宜宽、宜动、宜静、宜通。 宜淡
养生一定要讲究清淡。一方面饮食宜清淡,主要讲的是食物的味道要清淡,不要太多的肥甘厚腻。过食肥厚油腻的食物,易致生热、生湿、生痰。但可隔三差五吃一点猪蹄、鱼、羊肉、牛肉等。另一方面是欲念的清淡。人要淡泊名利,以使心静。心静则内火少,这个内火是阴火,阴火上炎即可导致各种热气病。 饮食清淡,可以减少食火;欲念清淡,可以减少心火。否则,内火燔灼于内,水火不平衡,而疾病丛生,如肿瘤、咽喉炎、心脏病、各种肿块等。
宜宽
养生要心宽,是宽容大度,待人宽松、宽容。所谓心宽能容,心静则安。一旦人能做到心宽待人对事,则减少许多烦恼与困惑,心胸狭窄,嫉妒心重的人是难以做到的。古代医家指出: 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七情致病是当前不少慢性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宜动
生命在于运动 。锻炼身体,确实可促进健康长寿。运动目的在于促使气血的流畅,因此,生命在于流动,气血流动则百病不生。运动要因人而异,运动的量更要因人而异。一般养生运动不可过量,必须选择适合每个人自己的锻炼方法,而且要养成有序运动。动太多或者不按时而动就成了妄动,那是消耗机体气血的做法。
宜静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病人,可以静养。静养,就是养心、养脑。古人云:静炼精气神,养生在养心。养心即是养生之道。养心之法,静坐最宜。通过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静坐的方法非常简单:端坐,头颈正直,下颔微收,背伸直,两肩下垂,全身放松,闭目闭口,舌抵上腭,两手交叉放于腹部,排除杂念,缓慢腹式深呼吸,意守腹部,徐徐静养。每天随时都可进行,慢性病患者建议每天静坐两次,每次半小时,以养正气。 注意,养心不是饱食终日,坐着不动,无所事事。
宜通
宜通不仅是以上 四宜 的总结,也是以上 四宜 的效果。
气血宜畅
,痛则不通,气血壅滞也。通则不病,气血调和也。邪自表入里,导致经络的气血阻塞不通,产生疼痛、麻木、酸胀、痒痛以及肿块、增生、囊肿、溃疡等。气血不通,不仅要靠中药,还需要病人积极的养生态度。
养生之道,既是防病之道,也是治病之道。懂得养生,何患有病?反之,既已生病,何不从养生开始?孟子要养的 浩然正气 ,其实就是养生之道,就是不病之心法,也是治病的良药。
早期老年痴呆症吃啥药维生素D滴剂孕妇用量
发烧膝关节疼

- 上一篇: 珍珠粉加鸡蛋清去痘印法
- 下一篇 推拿的手法有哪些关于推拿的注意事项
-
药王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早春中药材三分种七分管
2019-07-12
-
灵芝有哪些养生功效
2019-07-11
-
山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中医药传承工作须坚持七原则
2019-07-02
-
小血光藤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