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满乡情的山村文杨东瑞拳
中医美容 2020年04月24日 浏览:1 次
洒满乡情的山村 文/杨东瑞
穿越阡陌红尘回望来时路,岁月深处总会响起1首童年的歌谣:“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于是,那古老的村庄在袅袅炊烟中,在绿树掩映中,如同一幅清纯的山水画飘飞眼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古朴的老屋,悠久的土路,叮咚的小溪,起伏的山丘,我的外公外婆,父老乡亲,儿时玩伴,所有的记忆都被唤醒,那悠久的回忆便在画
面上渐渐铺展开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还处在传统农耕时代,没有大型耕作机械,种田依托牛耕犁拉,肩挑荷担,我儿时在农村,在外公外婆家,见证了艰辛古朴的乡村生活。
那时的祖辈父辈是辛苦的,我忆起了外公扶犁黄牛耕田翻起的层层黑土,外婆纺花织布油灯闪烁的微弱灯花,看到了外公割麦扬场满头的汗水灰尘,外婆烧火做饭满脸的烟尘疲惫…然而在那样的年代,外公的庭院仍然整洁,依然有月季花开满院香,鸽子盘旋檐前飞,箱箱蜜蜂酿新蜜,自编渔晒庭前,外公和外婆是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外公会编打鱼会养蜂,外婆会裁剪缝纫会绣花,外公还是“赤脚”医生,背着药箱骑车走村串户去看病。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虽然少有细米白面,但在外公外婆的呵护下,我依然吃得饱穿得暖。大人们吃的是黑馍花卷馍,我还能吃到白面馍,外公常常带我去打鱼,有小鱼小虾吃。肉不常吃,鸡蛋偶尔能吃到。过惯了那样清贫的生活,自己没感到怎么苦,只觉得外公外婆太辛苦,他们每天早起,打扫庭院,割草喂牛,播撒耕种,翻晒粮食,纺花织布,洗衣磨面,烧柴做饭,纳鞋底做鞋子…传统手工,世世代代农人的艰辛啊,累弯了腰,磨破了手,外公外婆的手上常有血口子,都要用胶布粘上慢慢愈合。
大人们是艰辛的,孩子们却是欢愉的,一到夏天,那条小河便是我们的主。那一条清澈见底有着小鱼小虾螃蟹泉眼的小河,永久都流淌在我的记忆里,是我心中最美的一溪清流。
河流源自村东一里开外的大水库,那是1968年农业学大寨时修建的人工水库,诺大的水面约有上百亩。湖水湛蓝湛蓝的,天上的白云映在水里像开了一层淡淡的白莲花,成群的水鸟在水面嬉戏翻飞,叫声清脆婉转,白鹅和水鸭自由游弋,绿树掩映,水天一色,宛如人间仙境,那是上天飘落人间的1幅水墨山水画,使人流连忘返。
外公常带我到水库去打鱼,渔撒下去,拉上来便有很多小白条,它们蹦着跳着总也挣不脱,外公把鱼儿从里摘下来扔在沙滩上,我笑着一个一个装进鱼篓里,要不了多久便是满满一大篓,我高高兴兴随着外公往回走,回去把鱼儿分给左邻右舍点,让大家都改善改善生活…
水库有水闸,我想旁边一定有漏,那一湾溪流便涓涓流淌下来。上游是在沟渠里,快到村口时便呈松散状了,两三米宽的河床里有碎石,有沙粒,清澈见底,河水穿越丛林,流淌到一汪深水区,汇聚成葛花潭,葛花潭是很大一起水域,村庄里的人们都在这里洗衣服洗床单,一年四季河边的石头上都晾满了五彩缤纷的床单和衣服。听说那里的水很深,我们常被告诫不要游到深水区。夏天葛花潭便是儿童的乐园了。
常常有男孩子站在水潭边的石崖上,一手捏着鼻子,纵身一跃,从一米多高的石台上跃入潭中不见了,过一会儿,他们从远处冒出水面,让我钦佩不已。可我历来都不敢,我只敢在浅水区扒着水底游游泳,但那也是很过瘾。我们女孩子常常捉小鱼摸小虾,找泉眼,找到一个泉眼,就用小石头把它围起来,捧着里面的泉水喝,甘甜甘甜的直沁心脾…
不光是河里,山坡上、果园里也是我们的乐园。孩子们随着大人到山坡上去放牛,牛儿悠闲的吃草,我们满山的采野花,蒲公英,牵牛花,地丁花,野菊花…我们还把汪汪狗草配着山花编成帽圈儿戴在头上,有时也坐在山坡上看变幻的白云,看落日晚霞,看村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空山新雨后,伙伴们便会挎上小篮子到山上采蘑菇,收获满满方才归去。果园里,夏天的桃子,杏儿,梅子使人谗涎,秋天的苹果梨儿挂满枝头,压弯树稍,孩子们常在那里嬉戏打闹,还常常吃得肚子圆。
还有的趣事是吃饭,乡亲们都不在自己家里吃。每到饭时,左邻右舍都聚到外公家门口的池塘边,那里水面清清,杨柳依依,还有一棵大槐树,树下一块平平的大石头,那是外婆的锤布石。我们每餐都坐在大石头边吃饭,村里的舅舅、舅妈、大哥,大姐都端着饭碗聚拢来,找个小石头1坐,把碗放地上,吃着饭,聊着天,还常常谈论国家大事,有说有笑,只觉得日子虽苦也甜。
还有在月光下做游戏。月明风清的夜晚,吃过晚餐,孩子们便聚在场院里做游戏,游戏各种各样,有野鸡翎砍大刀、老鹰捉小鸡、指星星过角角儿…大家疯啊嗨啊,玩到大半夜,直到妈妈们来叫了才回家。
最有趣的事还是看,那时常有放映队到村子小学的大操场上放。早就会传开,那一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晚餐,搬上凳子去小学,到那里早已黑压压人影一片,乱哄哄的,去晚了只好坐后面,小孩子在后面总是看不见,吵着嚷着被大人举上头顶。《闪闪的红星》《地道战》《洪湖赤卫队》等都是那时常放的影片。记得有一次附近的兵工厂要放《穆桂英挂帅》那时只有六岁上小学一年级的我,竞有勇气随村里的阿姨舅舅们走十来里山路去看。谁知影片是轮流播放的,我们坐在广场上等了1夜,瞌睡得睁不开眼,播出时已是天色大亮,只能听到声音,荧幕上的人物都被太阳光照得模糊不清,我们遗憾不已,只好悻悻而归。
我六岁在村里上了小学,外婆为我缝制了蓝色的书包,上面还绣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背着书包,就带着外婆的嘱托,一点都不敢松懈,由于成绩好,一上学就当上了班长,每天上课“起立”“坐下”地喊着,还常常负责班级纪律卫生,为同学们服务,心里也挺骄傲。
记得小学二年级,有一天,已上课了,语文老师还没到,作为班长的我心急了,怎么办?不知哪来的勇气,我走上讲台,对大家说:“老师没来,这节课我给大家上。”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上新课,那是一篇有关列宁的文章,我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注上拼音,拿上教鞭指着生字领读,大家认会后,我又讲课文,一段一段的分析,最后领读课文,一节课就这样上完了。当我就要走下讲台的时候,老师推门进来,她微笑着对我说:“你讲的太好了,我有点晚,一直在外面听。”我顿时羞红了脸,原来老师在听我讲课啊!
当然,那时在农村也有很难熬的事情,那就是夏夜,气温高,闷热难忍,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到处都是蚊子,根本睡不好觉。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搬上草苫、席子、单子、枕头,到村后山坡上一块平整的空场去铺床,1床挨着1床,男女老少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村上一名老阿婆,给我们讲《演义》情节引人入胜,我是多么佩服她啊,她一定读过书,认过字,显得那末有学问。夜渐渐深了,渐渐没了说话的声音,原野的风涤荡过来,有了些许凉意,我们躺在席子上,用床单包了全身,防止蚊虫叮咬,只露出两只眼睛,仰望夜空,满天繁星,夜色如黛,我们分辨着哪是银河,哪是牛郎织女星,哪是北斗七星,心里想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渐渐进入梦乡…
离开那个村庄已有四十多年了,每次回去,都有很多新的变化,原来的空场上有了新的房屋,土路变成了柏油马路,农田大多变成了经济林,见到很多新鲜的面孔,村庄里多了小轿车,新型农机具。但是村东头的大水库早已干枯,没有一滴水,中游的葛花潭也不复存在,处处都是裸露的岩石,一座新修的葛花桥让我多少能唤回当年的些许记忆,还有我最亲最爱的外公外婆也早已长眠在他们耕耘过的那片土地上,成为一座坟莹。每年的寒衣节,我都要回去上坟,给他们送上纸钱,默念着:如今日子好了,你们不要再仔细了,该吃吃该花花,该旅游旅游,要知道享福,我说的话他们能听到吗?
时期进步了,生活富裕了,原来那个贫苦的时期一去不返了,可那时的青山绿水却不见了,飞翔游弋的水鸟却不见了,它们去了哪里?如何才能找到?何时才能找回?我深深地思索着…《乡村振兴战略》我的眼前一亮…不远了,不会太远了,我深锁的眉头舒展了,把目光投向湛蓝的天空…
2019年6月11日
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医保能报销吗宝宝咳嗽吃优卡丹好吗
南京骨科医院地址

- 上一篇: 不是用现代诗的形式凝成的心情文字拳
- 下一篇 座落于意大利古城的贝加莫大学日迎来特殊的拳
-
药王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早春中药材三分种七分管
2019-07-12
-
灵芝有哪些养生功效
2019-07-11
-
山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中医药传承工作须坚持七原则
2019-07-02
-
小血光藤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