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读文雪梅的散文已经很久了
中药常识 2020年07月17日 浏览:0 次
读文雪梅的散文已经很久了,首先是在她的新浪博客里,后来有幸得到她赠送的散文集《留下一树幸福》,才比较集中地欣赏了她的美文,便有心尝试着发表一点自己的心得。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家乡农村有一位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生,这对于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人来说是天大的惊奇。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去陕西师范大学进修,才知道我的这位老乡是从这所大学去美国留学的,而且已经留居美国。到上世纪末,在家乡的一个村子里,有幸见到这个留学生的父亲,一个脸上刻满沧桑的农家老人和他经营的那个杂货小店以及关于他供大儿子上学、出国留学的故事。也是在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传说里,有幸读到一位和老人近距离接触后的七零后散文女作家文雪梅写的关于他的散文,从此也就关注文雪梅这个名字和她的散文了。而且知道她的散文不但全国有名,在陇州文坛也很有影响力,是排名四朵金花(小说、散文、诗、词)之一的散文作家。
文雪梅在这篇散文里,首先设置了一个特别的场合:一块村边的庄稼地。一位特殊的描写对象:出国留学且居美国有家有资产的学者的农村父亲。话题也从农民劳动的场面和动作开始,对这个让村人骄傲的农村老人进行了极朴实的赞美。赞美他没有因子荣父贵,去儿子那里享受现成的幸福,而是还呆在农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田间自食其力地生活着。以至于在后来读到她散文集中的另一篇《拔尖的麦苗》时,我对老人及其家人的敬重由然而生,骨子里感激这个伟大的父亲、孝顺的儿子。这里顺便说几句,文雪梅写散文是极其用心的,也是处心积虑的。她所选择的题材很普通,也很一般。而她的文字描写却很独特病毒展现黑客嬗变史,注重立意的切入点的高雅和典型性。她选择了留学生的父亲这个平常就引人关注的人物,没有简单的描述他日常生活如何简朴,而是把他放在一个很普通的场合,用很普通的事件赞美他的高尚,描述他的典型性。在《拔尖的麦苗》十分关注了他的另一面:已经居住美国多年的儿子的动向。用邮递员送邮包赞助父老乡亲的事件衬托父亲及其这个家庭的耕读传家的农民本色,颂扬了农民后代及其先辈勤劳朴实、憨厚的本质。作者以不同寻常的创作手法,用麦苗作比喻,富含哲理性的给人们讲述了育子成材的道理。
《邂逅花落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他人所不能探知的秘密,每个秘密里都深藏儿时那点天真烂漫的少年情。《邂逅花落时》让我们想起了鲁迅《少年闰土》中那个戴着项链、天真烂漫的农村少年和唯唯诺诺的中年闰土。“我”和强两小无猜,一次意外的红樱桃玩笑,却让两人内心深处结下了一块外人不能探知的少年情结。这种情结,你有过,我有过,他或她也有过。作者就是利用了人们共有的这种普通材料来编缺失。少数党员干部丧失担当意识织一段美好的回忆,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不同的是,“我”的强在我被幸运迷恋、成为国家公制队伍的一员后,突然邂逅的他“拉着一架子车砖块向坡上走去”,“眼睛已经爬上了隐隐的皱纹。”“我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每个人少时一样的天真,换来的是成年后完全不一样的结局。鲁迅心中的闰土,“我”心中的强,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方式差异很大,命运却是如此相像。文雪梅散文的这种平民意识,就是这样表现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她把平民百姓心中的那种微痛、那种生活中的苦难,用一种美好的个人情结凝练于笔端,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享受生活的苦难带来的精神享受和文字功夫赋予的语言美。
《那年,那杯工作酒》关注的是父亲的一段儿女情结,是对父辈的尊敬、赞美、感激和内疚,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呐喊。不喝酒的父亲,为了安排好“我”的工作,在酒桌上“挺直”了腰板,要做真正的大男人了。面对酒席,他和单位领导对饮,一杯又一杯,父亲喝下了对儿女的和期望,喝下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苦和乐,也喝下了儿女未来的快乐。女儿顺利地工作了,心里永远的记下了那杯酒,那杯普天下父母永远放不下的亲情情结。“是啊,普天下的父母也许都是这样吧,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而做儿女的我们又为他们做过多少呢?”讲了这么一个心酸的故事,很简单的往事,最终给我们的提示就这么简单而深远。让每个读者深深的去思考,去反思。在每篇散文后面发表几句自己的感受和感慨,这就是文雪梅散文的精华所在。
《儿子的画中画》的故事发人深省。在爷爷奶奶越来越年轻的今天,作为二代的爸爸妈妈整天忙于自己的事。忙工作,也忙家务,忙各种应酬,惟独没有忙里偷闲来照管自己的孩子。把第三代交给爷爷奶奶去管理,这种因忙而导致与子女接触少而造成的孩子在父母感情上的缺失是现代家庭生活的最大顽疾。文中已经意识到并在痛斥这种病症,但又是无奈的。父母子女之间由于接触时间的限制造成的感情缺失越来越使人心痛。作者用自己五岁的儿子不爱看电视剧中“爱哭的周喻”,却独自去画画这样一个小故事,呼吁了小孩子心中的渴望:每天牵着妈妈的手去幼儿园。这是每个儿童心中的期望,也是父母心中的无奈。一方面要吃饭,要孝敬老人,要生活。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好孩子的吃饭穿衣上学,还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成长。诸多负担压在现代人的肩上,我们似乎成了被压跨的一代。而作品却呼吁我们:孩子需要亲情,需要血缘温暖。这就是在向年轻的父母、向社会提出呼吁。
《你变瘦了》以一个现代故事为线索,采用滑稽的浪漫的创作手法,描述了社会进程中普通人思想的困惑和担忧。20岁“我”恋爱,他在工厂上班,我寻找工作。因他一句“你瘦了”的劝阻做了全职太太,又白又胖。 0岁生下儿子,越来越白胖了。不久他失业蹬三轮车了,又黑又瘦,“我还是胖了。50岁,大学毕业并工作的儿子带回了女朋友,发福了的我看着全家福中的他,轻轻的说“你瘦了”。 0多岁的作者写了50岁的结局,这种大胆的构思和布局耐人寻味,折射出这一代人的困惑和不安。还有,在《骑自行车的幸福》里,作者以一辆自行车为主线,从订婚时,老公给我买的一辆自行车开始,描述婚后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坐在车后“偷偷搂住他粗壮的腰”,到有了儿子……身边有车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依然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上班。字字句句都是对平淡的家庭生活的满足和感激,对自己幸福的赞美。当然,作者的原意可能是想抒发对丈夫的爱戴和感激,描写新一代青年的幸福和苦乐。但她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却表现在短文的字里行间,能让同代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如《爱他,就给他一个家》《姐姐的幸福生活》等等,
爱是文雪梅散文的精华。她的文字简单而朴实,她的语言大方而深邃,她的主题普通而美丽,她所表达的意愿朴素而让人深思。她的散文篇篇都是对亲情的抒发,处处表现着作者的温情爱意。《藏在柴垛里的爱》表面上讲的是上上一辈人辛勤持家的真实的故事。爷爷每年冬季都要进山砍柴,砍了一辈子,温暖了一家人,这本来是我从小就知道的事,或者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我的一次随爷爷进山砍柴,才体会到这温暖的来之不易。在我夏天结婚遇大雨,爷爷的柴救了急,我的认识升华了,内心煎熬了,“心如刀绞,泣不成声”。《给父亲买鞋》用很真实的记述,用通俗平实的语言,不但描述了父亲的简朴和温情,还用包含敬意的语句勾画出父亲憨厚而朴实的形象:“父亲无力的眼睛里写满沧桑,一副萎靡的样子”,“他夹杂在人群中,很小很小,小得像枚干瘪的核桃”。“父亲老了,再也不是我所依靠的那把雨伞了”。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已经无法控制了。我们用什么语言去描绘父亲,用什么行动去报答父亲的恩情,又用什么去向自己的子孙、向社会交代。读了文雪梅的散文,每个人都会掩卷深思:在这些短短千字的许多文卷里,我们所享受的不单单是时间的清闲和文字的优美。在现今金钱横溢的社会里,作者朴素的描述、平淡的故事、简单的情节,让我们思考的是对家庭的爱抚,对他人的热爱,对社会的大爱,对自己生活的满足和深深的痴爱。
共 09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姜光丽稿签:这是一篇为女作家文雪梅的散文集《留下一树幸福》写的评论。文章主题明确,对散文集的选材角度、描写手法、文字风格、思想内容进行了提炼和概括性总结之后,又对其中的某些篇目和字句,进行了逐一解读,寻找和归纳出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内核,提炼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和意义,让读者对这本散文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向往。问好,推荐!【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7:09: 9 这是一篇为女作家文雪梅的散文集《留下一树幸福》写的评论。文章主题明确,对散文集的选材角度、描写手法、文字风格、思想内容进行了提炼和概括性总结之后,又对其中的某些篇目和字句,进行了逐一解读,寻找和归纳出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内核,提炼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和意义,让读者对这本散文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向往。
回复1楼文友: 19:18:16 谢谢姜光丽的评语,谢谢你的认真态度,祝你快乐。
2楼文友: 08:54: 1 恭喜精品,问候鲁老师。 夏至出生。居于潮汕小镇。不成气候。简单的懒人一枚。
回复2楼文友: 19:19:26 杨社辛苦,经常关注我们,由衷的说声谢谢。
楼文友:- 1 2 : 2:08 好一篇细致的赏读篇章,写出了独到的感受,赞一个.
回复 楼文友:201 - 19:45:14 祝你快乐
回复 楼文友:201 - 19:50:48 谢谢,祝你快乐。
3个月宝宝拉肚子民间偏方祛狐臭亮甲产品怎么样
- 上一篇: 藩国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童诗
- 下一篇 藩国末世归来混都市第三十四章道馆
-
市场整顿为中药材质量保驾护航
2019-07-16
-
学子论文论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2019-07-11
-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印发中药被列为重点发
2019-07-11
-
怎么解开口子臭问题方法
2019-07-11
-
有瓜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墓头回的炮制方法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