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如果一个人体质好

中药常识  2020年01月09日  浏览:0 次

摘要:如果一个人体质好,抵抗力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强,就不容易得流感。相反,体质薄弱,素体气虚、阳虚之人、抗病能力较差,在这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就较容易感受风寒,患上流感。 流感来势汹汹,中医几招教你未病先防!

最近,南方的气温如同过山车,常常今天穿着薄薄的秋衣,第二天就要穿上厚厚的冬衣。气温变化大且快,稍不注意就惹上了流感。

《南方都市报》有篇标题为 深圳有学校紧急停课,儿医一天挂爆7000号!这波流感有点猛 的报道。据了解许多医院的呼吸科、儿科门诊都被患者挤爆,其中大部分都是因流感而来。

中医看 流感

《黄帝内经》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认为流感的发生主要由 正气 与 邪气 两方面的因素决定。

正气 是指人的体质,健康状态,抵御疾病的能力。

邪气 是指引发疾病的外部因素,有 风邪 、 寒邪 、 湿邪 等。

如果一个人体质好,抵抗力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强,就不容易得流感。相反,体质薄弱,素体气虚、阳虚之人、抗病能力较差,在这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就较容易感受风寒,患上流感。

如何未病先防?

1保证充足睡眠

《黄帝内经》讲,冬三月应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意思是说冬天应早些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早晨外出晨练、劳作,应在日出之后为宜。因此,冬天应该减少或杜绝夜生活,早些休息。

中医讲子时(晚上点)入睡。有些人常有失眠,深夜才能入睡,其实也可以在子时的开始静躺,避免外出活动,长期坚持对改善失眠也有一定帮助。

2适时添衣,切不可陷入 春捂秋冻 误区

《黄帝内经》讲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说的就是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俗语讲的 春捂秋冻 ,是指体质较健硕之人,可以适当让自己冻一下,更能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

但对于气虚、阳虚体质之人,平日就是比较畏寒,容易动则气喘、汗出之人,在未改善自己体质之前,切不可盲目 秋冻 ,否则容易感上风寒。外出之时,可以捎带一件风衣或围巾披肩,当觉得有些凉的时候就披上,避免受寒。

常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天冷时人们都喜欢关上窗户,这样空气流通较差,容易滋生病菌,建议保持室内通风,确实天冷需要关窗,也应该每2- 个小时开窗通风换气。

当屋内有人感冒的时候,出了保持室内通风外,还可以用电饭煲,加些醋,加热熏蒸一下屋子,对防治疾病传播有一定的帮助。

4适量运动

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微微汗出,对振奋机体阳气,提升人体体质、抗病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但运动切忌大汗淋漓,汗出又外出吹风。尤其是素体气虚或阳虚之人,大汗会增加阳气的外泄,让机体更虚,这时如果又不慎吹了凉风,就非常容易着凉感冒。

5饮食调养

冬季是人体精气收藏的季节,机体吸收能力较强,最适合调补。冬季调补的原则是厚味温补,不仅味道浓郁,而且富含营养。

黄芪茶(粥)

素体气虚,容易动则气喘、汗出,平常容易感冒之人,平常可以多食补气类的,如黄芪枸杞茶,用黄芪、枸杞各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即可。或多吃黄芪粥,用克黄芪煎水,用黄芪水与粳米一起煮粥。《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最适合气虚人食用。

素体阳虚,不耐寒凉,手脚冰凉之人,可以适当增添温阳类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等,平时也可以增添温阳的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中医有一道非常经典的温阳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方是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做法也很简单。

用羊肉250克、生姜20克、当归15克、料酒、盐适量。羊肉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焯去血水,捞出切块。将当归、生姜、羊肉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少许料酒。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至羊肉烂熟,即可吃肉喝汤。

注:若已经感受风寒,因先清淡饮食,暂不可吃补益类的食物与药膳。

6中医推拿保健

两手掌对搓,待掌心热后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反复10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7泡脚

温水( )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预防感冒的目的。如果已经着凉,可以用生姜或艾叶煲水,烧开后,待水自然凉至40多度(不可加入凉水调节水温),泡脚至微微汗出,可以有效驱除体内的寒气,防治感冒。

注:人切忌不可选择过热的水泡脚,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预防流感,应该从饮食、起居、、推拿保健等各个方面入手进行调理,使得以阴阳平衡调,从根本上进行流感预防。

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流清鼻涕,头痛咳嗽,周身酸痈,炎症发烧等。

营口治疗不孕不育费用
北京军海医院鄢军
治疗孩子积食药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