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中医美容的溯源形成与发展

中药常识  2019年11月22日  浏览:0 次

  摘要: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较为纷乱的时期,政局不稳、战事动荡,不利于中医学的传承发展,也一度影响了中医美容的传承发展。但此期因道教的炼丹术、佛教和印度医学的传入,在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医美容的内容。

  1远古至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公元220年)

  追溯远古,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原生态的美容活动出现。战国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环境又为中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医学完成了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构建,中医美容即是在中医学的理论实践指导下而逐渐形成的。

  1.1美容理念与行为起源《汉书》记载中已开始提倡讲究妇女的姿容,如 女为说己容 .《神农本草经》中亦提出了 驻荣 、 轻身耐老 等美容美体的理念.

  1.2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形成战国时期中医学术体系标志性经典着作《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问世,为中医美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等,也成为中医美容学的基本理论指导。

  1. 提出了早期的中医审美的基本要求《 古决》创立了中医古画中的 三停五眼 面部定位法,至今仍然是审美的标准和美容外科手术设计的参考.

  1.4中医美容防治方法问世.

  1.5中医美容早期记载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方》《杂疗方》中载有强身健体、养颜健美、抗衰老的方药。《神农本草经》记载 65种药,其中160余种涉及 悦泽 、美色 、轻身 、 头不白 等的美容药物,如 白, 灭黑,令人面色好 ,为后世中药美容及美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年)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较为纷乱的时期,政局不稳、战事动荡,不利于中医学的传承发展,也一度影响了中医美容的传承发展。但此期因道教的炼丹术、佛教和印度医学的传入,在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医美容的内容。

  2.1中医美容方药专篇面世

  东晋医药学家葛洪着《肘后备急方》第五十六篇为至今发现的最早美容专篇。其中 治面疱发秃身臭心惛鄙丑方第五十二 介绍 张贵妃面膏 、白杨皮散 、令面白如玉色方 等验方,有用鲜鸡蛋清做面膜治疗面部创伤瘢痕,并有以猪蹄熬渍和以鹿角熬胶作面膜等多种美容方剂和制作方法.

  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便秘,痤疮、颜面色斑,高脂血症。

小孩眼屎多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
怎样快速治宝宝感冒流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