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改2016年手机行业将洗牌小米只剩血洗低端

中药方剂  2020年08月25日  浏览:3 次

产业链经历了2015年的倒闭潮,2016年将迎来 洗牌 潮。无核心技术、销量又不大的中小品牌将面临并购或直接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对小米而言,只有 华山一条路 , 血洗 低端市场,把二线品牌快速迅猛洗出战局,提高进入门槛才是小米生存之道。

2015年,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_。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迅速整合。

倒闭 成为近一年代工企业的罩门。2014年12月5日,台湾胜华科技在东莞东城和松山湖的两家子公司 万士达、联胜科技停产;同样是在2014年12月,胜华科技旗下苏州子公司联建科技也陷入停产;2014年12月下旬位于东莞望牛墩的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跑路;2015年1月 日东莞市兆信通讯实业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加上高利贷重压陷入困境;2015年10月8日中兴、华为的一级供应商,深圳市福昌有限公司宣布倒闭;2015年12月18日华为、三星、中兴等品牌的代工厂中天信电子老板失联。

退潮后才知谁在裸泳:代工企业停产潮,肯定是由于没有接到上游品牌企业的订单导致的。品牌关门潮也是接踵而至,2015年1月,百分之百被传倒闭;2015年10月12日,大可乐创始人丁秀洪离职,大可乐母公司面临破产清盘;最近,一加最近被传出其老东家OPPO并购。

与此同时,不少国内企业还活得有滋有味。华为、小米一线阵营出货量增速超过20%以上,新晋品牌乐视、奇酷好像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行业发展呈现出来的态势,意味2015年的 倒闭潮 也许是行业调整的开始,2016年可能是大部分品牌的 生死存亡 年。

行业增速进入个位数增长时代

IDC称,经过多年10%以上高速增长后,2015年全球智能出货量预计将首次出现全年个位数增长,2015年全球智能出货量将增长9.8%,至14. 亿部,未来几年的增速料将进一步放缓。

中国市场也不例外。IDC称,中国市场目前基本饱和,预计今年中国智能出货量增幅将为低个位数。

厂商方面,苹果出货速度放缓比预想的来得快。瑞信称,由于市场对iPhone 6S需求下降,预计第四季度iPhone发货量将低于8000万部,明年第一季度发货量在5500万至6000万部之间,并将2016年iPhone发货量预期从2.42亿部下调至2.22亿部。凯基证券预计更悲观,预计苹果iPhone第四季度销量在万台,去年这个数字是7400万,今年8月凯基证券曾预测年底iPhone的增长率有可能下跌到0。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同样预计,iPhone在2016财年的销量预计有2.18亿部,同比下降5.7%。这是2007年第一代诞生以来,iPhone还没有出现过销量下滑的年份。

三星不好过的日子早就提前到来。IDC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 0日,三星第三季度出货量为8450万台,高于去年同期的7960万台,同比仅增长6.1%。在中国更是惨不仍睹,去年丢掉了中国市场老大 宝座 ,今年更有可能跌出前三,这是三星始料未及的。

三星、苹果是全球市场的老大和老二,两者赚取了全行业109%的利润,基本瓜分了全球智能的中高端市场。对于他们来说,要保住市场,只能向低端市场寻求突破。媒体报道,苹果4寸屏机型将重现江湖,价格为2199元。小米Note、荣耀7、中兴AXON天机mini、金立M5、ZUK Z1、奇酷旗舰版都在这一价位。联想移动业务掌门人陈旭东坦言,假如苹果把降到2000元,那对Android厂商无异于灭顶之灾。

最重要的芯片采用高通或是联发科

国内高速增长时代结束

2015年在试点过程中,中国品牌企业表现还是很 彪悍 ,华为全年出货量增长 %以上,小米出货量增速超过20%以上。在去年7500万台和6122万台基础上的这个增速,华为和小米的增长速度还是令人惊艳的。国内市场 老大 和 老二 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什么?

华为已经高调宣布今年出货量超过1亿台,增速超过 0%。小米今年出货量在7 万之间,增速在20%- 0%之间。不过,两者的增速明显放缓。华为的增速从2014年的45%下降到今年 0%左右,小米增速从2014年增速为 27%,今年增速小于 0%,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看到小米的窘境,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再次重提自己早已宣布放弃10亿元赌约,小米输定了。

二线阵营魅族、乐视、奇酷今年增长迅速,不过,做个品牌就销量的野蛮时代结束了。小米增速放缓的消息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坏消息。乐视、奇酷、魅族和小米的市场定位、价位和功能等方面都近似,都属于千元机,一旦小米为冲销量使出价格这个 杀手锏 ,以乐视、奇酷和魅族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不用一个回合就得败得一败涂地。大可乐和一加就是最好的注脚,只是不知谁将是下一位。

对于行业洗牌,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早就有过大胆预判:未来市场上能活下来的只有三四家,当下很多区域性品牌,未来将不复存在。

大嘴 余承东还曾给出过明确的暗示:国内很多厂商没有向除高通之外的任何专利持有者缴纳专利费,国内终端同行至少要留出10%以上的销售收入用于支付高通以外的专利费,但他们的净利润很少能有10%。这就意味着一旦足额缴纳专利费,他们将面临大面积亏损状况。

小米在印度就被爱立信起诉侵犯知识产权,被余承东不幸言中。

小米确实是抓住了智能这个 风口 。2011年小米发布小米1代,当年销量 0万部,小米1系列总共销售790万部。2012年719万部;201 年1870万部;2014年6112万部;2015年目标是8000万部。

小米的速度可以说是个 奇迹 。雷军个人甚至获得亚洲协会颁发的 Asia Game Changer Awards (译作 亚洲创变者 )奖项。

数据也证明了小米的实力。在中国市场,曾经居市场第一位,小米以高性价比策略把三星、苹果赶下市场老大宝座。在印度,小米市场份额已经位居三星、联想摩托罗拉之后,列第三。

惊艳的背后是,小米短板也非常明显,在领域没有核心专利。虽然,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披露,截止2015年10月 0日,小米申请的总数超6000件。仅在2015年,小米发明专利申请达 7 8项,相比成立初期申请的 5项专利,增幅超过100倍。

发明专利和发明专利真的还不同。查遍所有的相关资料,在通信核心专利方面,小米没有获得任何专利。核心专利获取有多难,可以通过华为通过巨额投资取得的业绩,大致可以略知一二。

华为是国内最重视研发投入的企业,华为总裁任正非对研发投入的基本标准是不低于10%,即比标准高4.2%。近十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900亿元。2014年,华为投入研发的经费为408亿人民币(相当于65亿美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4.2%。数据显示,华为研发经费,比A股154家化工+166家机械设备+14家机床业+67家医药近400家企业的总和还多几十亿。

这样的一家投入巨资搞研发,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成绩单是,近几年才最终缩小了与欧美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在部分产业技术领域开始扮演领先者角色。即使手握大量核心专利,仅在 年期间,华为就曾遭受过超过54起专利诉讼。

小米的尴尬在于,国内市场前有强敌后又追兵,在主流欧美市场暂时还拿不到入门券,小米的出路非常窄。

国际市场:除印度外,小米能去的市场是东南亚和非洲,而这些市场华为早已经站稳脚跟,三星是当仁不让的老大。面对这两者,小米在国内市场都没有多大的胜算,其前景可想而知。通信行业人士称,对于欧美市场,小米在没有获得核心专利之前莽然进入,那进入就意味败局已定。

小米突围还要靠国内市场。 老大 宝座被华为拿走已经成定局,小米可选择之路就是 二选一 :在中高端突破,去抢华为、三星和苹果的市场;或者继续深耕低端市场。

截止到目前为止,小米在中高端的尝试基本没有成功,曾经用广告轰炸推小米Note,到现在小米公司也没有公布Note的销量,境况大抵就不言而已。评论人士称,低端市场,小米成也成在 米粉 上,在高端市场,败也败在 米粉 上。

小米只有 华山一条路 , 血洗 低端市场,把二线品牌快速迅猛洗出战局,提高进入门槛,才是生存之道。否则,被二线品牌拖住,小米就难有与华为争夺中国市场老大地位的资本。在资金、技术和品牌都不如华为的现实下,小米的时间其实也不多了。否则,当年国内市场 枭雄 波导和夏新,就是小米的前车之鉴。

乐视、奇酷、魅族、酷派,你们做好准备吗?

两岁孩子拉肚子怎么办
周口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扬州治疗白斑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