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眼袋升颜值内服外用双管齐下
中药方剂 2020年01月18日 浏览:1 次
祛眼袋升颜值 内服外用双管齐下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面容姣好者往往都是身体健康的人,因为面容是内在健康的反映,也就是说,美丽源自健康。当一个人气血津液充足,运行通畅,五脏安和,就会表现出精力充沛、双目有神、肌肉饱满、皮肤润泽、血气充盈、毛发浓密,美丽自然由内而发。反之,如果气血不足、津液干枯、五脏不调,首先会在皮肤、毛发、眼睛、唇、舌等各方面出现状况,颜值也会大幅下跌。(/三木)
夜猫子与熊猫眼:
现代社会习惯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党、上班族、御宅,主动或被动,大家都成了到点也依旧不睡的夜猫子。最近友们还玩起了觉都不睡去修仙我欲修仙,法力无边的熬夜=修仙梗,一时间漫天遍野都是渡劫的道友。
可惜,在此要告诉各位熬夜的道友一个沉痛的消息道友您有黑眼圈啊!仔细再看一下,不但有黑眼圈,还有眼袋?这是练功走火入魔的征兆啊!还是奉劝各位道友莫要再行这种伤肝又害眼的修行了!眼睛周边的皮肤最薄,最细嫩,也是人体循环代谢状况最直接的反映。最常出现的问题是眼袋和黑眼圈,会让眼睛失去神采,显得特别没有精神。当人体气虚或水液代谢失调时,水湿停滞在体内,难以及时排出,就会造成眼皮、眼周浮肿及眼袋明显等问题。当气血不足或瘀滞时,血液循环不畅,眼周会出现一圈青黑,也就是俗称的熊猫眼黑眼圈。避免劳累和熬夜有助于防治眼袋和黑眼圈,此外,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活血化瘀、利水除湿的药物,对美化眼周肌肤也有一定的帮助。
养五脏
増颜值
补肾
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当肾气不足时,人易未老先衰,出现皱纹多、黑眼圈、眼袋、色斑、面色暗淡、水肿、头发枯黄、白发早生及脱发等问题。出现眼袋、黑眼圈后可以第一时间就考虑补肾。且补肾也是对抗容颜衰老的第一步。
补肝
从子午流注可知,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是胆经当值,也就是阳气生发之时,因此才有至少在11点前入睡方能养阳的说法。而熬夜时间太长,之后3:00-5:00当令的肺经也会受影响。肝藏血,主疏泄,开窍于目。肝血不足易导致皮肤干枯、面色暗黑无光、眼睛干涩,肝气不畅则面色铁青,或出现痤疮、黄褐斑等皮肤问题。肝好才漂亮是有道理的。
膳食保养薏苡仁//利水渗湿//
别名:薏米、苡米、薏仁米、六谷米、沟子米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归胃、脾、肺经
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症,它也是传统的美容佳品,可润泽肌肤、美白、祛斑。经常食用或研粉外敷,能使皮肤光滑、滋润、白皙,消除面部水肿,也是治疗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皮肤病的常用药。
可泡茶、煮粥、做羹或入丸、散。煎服用量在10~30克。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也常打粉后外用,美容效果好。
外用
苡仁荷叶面膜
材料
薏苡仁30克,干荷叶10克,面粉20克。
做法
用法
洗净脸后,将此面膜擦涂于面部,有浮肿、眼袋等处可轻柔按摩,10~15分钟后洗去即可。
苡仁荷叶面膜
利/水/消/肿
专家箴言:
薏苡仁、荷叶都有利水除湿的功效。常用此面膜可消水肿、除湿热,有利于消除痤疮、脸肿、眼袋等,并能缓解肌肤油腻,是夏季护肤、净肤的良方。
主食
苡仁山药粥
材料
薏苡仁50克,鲜山药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薏苡仁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鲜山药去皮切块,也放入锅中,继续煮20分钟,加冰糖略煮即可。
用法
每日早晚食用。
苡仁山药粥
健/脾/益/气
专家箴言:
此粥可健脾益气,消肿排脓,美白肌肤,淡化色斑,并能促进体内水液代谢,消除水肿、眼袋。
汤羹
苡仁冬瓜鸭肉汤
材料
薏苡仁30克,鸭肉250克,冬瓜150克,香菜段少许。
调料
料酒15克,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用法
随餐食用,吃肉喝汤。
苡仁冬瓜鸭肉汤
清/热/祛/湿
专家箴言:
冬瓜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祛湿解暑的功效,鸭肉可养五脏、清虚热、除水肿。搭配薏苡仁,可起到清热祛湿、助消疮肿、滋阴养颜的作用。
小提示:养生食材选择
25~35岁人群:这一阶段正值青壮年,一方面要忙于事业,另一方面要顾及家庭,女性更要承担生儿育女的重任,往往压力很大、身心俱疲,容易出现气血亏损、肝郁气滞、血瘀不畅等状况,出现黄褐斑、面色萎黄或暗黑、黑眼圈、眼袋、浮肿等问题。此时可选择一些美白祛斑、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的药材,如杏仁、白果、玫瑰花、桃花、白芷、玉竹、百合、茯苓、薏苡仁、赤小豆、山药、龙眼肉、大枣等。
其实,高颜值并非全部来自遗传,正所谓三分天生,七分养成。天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此后天的七分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因为外表的面容是内在健康的反映和表象,也就是说,美丽源自健康。当一个人气血津液充足,运行通畅,五脏安和,就会表现出精力充沛、双目有神、肌肉饱满、皮肤润泽、血色充盈、毛发浓密,美丽自然由内而发。
甘油三酯是血脂吗河北牛皮癣医院
什么是冠心

-
不动产登记四统一年底前将实现和你息息相关
2020-08-13
-
中医药防治三高学术会
2019-07-13
-
茜草高产栽培技术
2019-07-13
-
中医介绍怎么护肤效果好
2019-07-12
-
国家中医药局发布骨科九病种临床路径
2019-07-11
-
足浴保健注意要点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