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有个同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中医丰胸 2020年07月16日 浏览:1 次
有个同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虽然比较老套,但是还算精彩。因为是件真事,所以讲给大家听。
如果不是特殊节日,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满载原料的货车在饲料厂门口排成一条长龙,这些货车载重量很大,装载几十吨不在话下,和一截火车皮差不多。
七点半,品质检验员们身穿灰色工作服,提着扦样器和装样品的塑料桶,像蜘蛛一样挨个往车上爬,爬到车顶,进行 0%取样。这样爬上爬下,需要质检员必须有些身体素质。
讲故事的同事,名叫白三,是一位有工作经验的质检员。
这天早上,不知道为什么,白三心情特别好,兴高采烈地爬上一辆装载70吨的豆粕车,站在车顶,迎着旭日东升,望着朝霞满天,微风拂过面颊和发捎,颇有一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车矮的感觉。他扯开喉咙唱: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哦/朗罗,挑起扁担朗朗扯/光扯/上山岗吆。
人啊,不能太得意,白三就有些得意了,结果乐极生悲,眼睛光顾着看红灿灿的朝阳,脚下一个不留神,踩到一包鼓胀的豆粕袋子,袋子是聚乙烯编织袋,本来就滑溜溜,再加上早上有点小露珠,如同滑冰的冰刀踩到冰上压出的水珠。
拉货的司机站在车下,仰起缺觉的花脸,睁着朦胧的睡眼,眼瞅着,哧溜,白三一屁股坐到袋子上,屁股又从袋子上滑到车帮上,担了一下,啪叽,白三的一只脚先着地,然后屁股紧跟着也掉在地上了。地面是水泥地,白三掉地上就缩成一团了。
司机看呆了,直到白三抱着脚从左滚到右,再从右翻到左,才醒过闷来。再看白三,满脸煞白,嘴唇也没了血色,汗珠子汇集了泪珠子,止不住地哗哗流。
白三抱着的那只脚,已经没了方向感,像位南辕北辙的先生,脚尖的方向不是朝前,而是朝向身后,脚后跟倒朝向前方,整整转了一百八十度。
当时,接骨拿环最有名的是沙河镇的一位老人,据说这位老人不挂牌,不行医,但手艺如神,胜过所有医生大夫。白三的两位老乡一左一右架着白三慕名来访老人。
一路打听着摸到了老人家,一座非常简陋的宅院。老人面容清癯,鹤发童颜,穿件灰布夹袄,脚踩纳底的软布鞋,看上去有些道骨仙风。
老人见到白三,也不听老乡的请求或哀求的客套话,直接吩咐白三坐在墙边的一把椅子上,这把椅子好像早已为白三准备好似的。并让两位老乡紧紧抱住白三,别松手,白三就这样被老乡架着坐在椅子上。
白三的汗水始终没断,衣衫湿透,贴在身上,这脚脖子已经肿成面包之中的枕头包了,这个疼啊,钻心啊,裂肺啊,无法形容了。
老人站起身,迈着四方步,在屋里溜弯。这三人寻思呢,这人会不会是浪得虚名?不接骨拿环,不做检查,反而在屋里散起步来。病人痛不欲生,医生却如此悠闲自在。
老人溜了三圈,溜到椅子跟前,突然停住了,像足球比赛中罚点球的球员,身子下沉,屁股后座,右脚后撤,嗖地踢了出去。动作之快,足以晃过守门员,何况这三位毫无准备。
只听“扑”一声,“砰”一声,“嗷”一声,连响三声。
这“扑”的一声,是老人使出球赛之中的勾球脚法,不偏不倚踢在白三那个迷失方向的脚的脚心上。这“砰”的一声,是白三受到突然袭击,产生全身躲避的本能反应,可是身体被老乡困住,动弹不得,头却活动自如,全身的力气集中在一颗脑袋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后仰去,与墙相碰,无异于古时的以头撞墙自杀,只是自杀时要助跑,这时距离太短,力道不能完全发挥,没有头破血流,只起了个馒头大小的包,使这颗脑袋宛若两个肚的葫芦。
这山西省晋城市的阳光酒店在门口摆起了“夜市”。烧烤、炒菜一应俱全“嗷”的一声,不用问,便知是白三垂死挣扎的呐喊了。
三声过后,白三的眼前出现一群璀璨的明星,这些明星载歌载舞,又像群魔乱舞。白三的眼泪不由自主地从眼眶向外喷射,射向这些魔鬼。
老人像啥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坐回原处,说道,下地吧,用力踩,没事了。
白三涕泪糊面,脑袋嗡嗡作响,怀疑听错了老人说的话。
老人又说,下地,用力踩!
白三犯疑惑,伤脚不敢挨地。
老人第三次说,下地,用力踩,别怕。这⑦运输建筑垃圾未保持车轮、车身外部整洁次老人略带愠色,语气重了些,
再一再二不再三,白三下了地,试着踩地,慢慢用力,咦,不疼。再用点力,咦,还不疼。继续用力,也不疼,全身的重量压到这只脚上,嘿,好了!
问多少钱?老人摆手。大概是让病人看着给了。白三搜了全身,工作服里没装钱。两位老乡掏空口袋凑了九十六元,那时候钱值钱,相当于十天工资。白三双手把一叠钞票捧给老人,老人依然摆手,老汉踢人,不收钱。
白三止不住内心对老人千恩万谢,握手、作揖、说客套话、眼含热泪,要是两位老乡不在场,没准就给老人跪下去了。
老人又是摆摆手,手若鸡爪,生着长且弯的指甲。不用谢,走吧,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
白三摇头,哎,哎,叹气两声,转身出了老人家。回家的路上没用老乡搀扶,伤脚完好如初。
这一夜,白三感动得一直在做梦。第二天一大早,白三到村里香油坊称了二斤真芝麻磨的真香油,特意叮嘱过不要掺其它的什么花生油豆油。当时,世面上可是买不到不掺假的真香油的,幸亏香油坊的掌柜是白三的拜把子兄弟。白三提着二斤真香油,到了沙河镇老人家,老人说老汉踢你一脚,你还以香油,使不得,使不得。无论白三怎么说,老人就是不肯收这二斤香油。白三是知恩图报的人,硬把香油放在了老人家的屋地上,飞也似地走了。
今年春天,白三得知我打篮球时不慎崴脚,便向我说起这当子事。他说,这位老人几年前就已经过世了,据我所知,接骨拿环的绝活没有传人。我只好怀着遗憾的心情去医院就诊,拍了X光片、照了CT,八个月后的今天,脚脖子依然肿起小笼包大小的包。
民间这种比等级森严的医院里的这个师那个家更高明的世外高人已经成为传说,因为他们不图名,不图利,所以淡出江湖,越来越少了。真希望这些民间技艺能够发扬光大,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为百姓造福。那我的脚,恐怕在崴脚的当天晚上就被踢好了。
本来一脚能踢好的关节脱臼,在某某级医院,要花多少钱?且不说花钱,仅挂号、排队、诊断、做各种光线的照射、手术、理疗、复诊等等要用去多少时间?且不说时间,能不能及时医好还是个未知数,这又给病人延长了多少痛苦。
这是件真事,我和白三是同事、朋友加酒友,不信可以问白三。
共 2 8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小说讲了一个不挂牌,不行医,却怀绝技的民间老人,为一个不相识的晚辈接骨拿环手到病除,分文不收的真实事例。老人品德之高尚,手法之高明,令人钦佩、令人赞叹。如今,就医难始终困扰着我们平民百姓,一个小病,仅各项检查就要付出高额的医疗费,使老百姓看不起病;一个手术,要塞给医生几千元的红包,这种医德缺失,与那位老人品德高尚的成鲜明的对比。若干年后,这种正在流失的民间技艺也许会成为神奇的传说。此小说最大的特点语言生动、有趣,尤其是“扑”,“砰”,“嗷”那段的描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推荐欣赏。【:田一丁】
1楼文友:201 - 21:1 :02 大豆崴伤的脚现在好了吧?送上真诚的问候,顺祝夏安!
回复1楼文友:201 - 2 :26: 4 问好田一丁老师,我的脚脖子还没完全好,医生说啦,观察观察,继续观察。都一年多了,还在观察。
2楼文友:201 - 22:27:4 传奇人物,传奇色彩,欣赏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楼文友:201 - 2 :27:10 问好田浩然老师,感谢垂读,过奖了。
西施兰用久了有什么副作用漳州治疗白癫风医院内蒙古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 上一篇: 藩国从来没人说得清楚
- 下一篇 藩国她们相遇在四月十九日
-
国外受阻中航地产首个海外项目终止
2020-07-03
-
甘蔗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五代同堂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1
-
世界中联召开2019年分支机构会长级会议
2019-07-07
-
刮痧疗法的操作技巧
2019-07-07
-
减肥瘦身的果蔬混搭都有哪些
2019-07-06